紅潮散

紅潮散

HONG CHAO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25%
大腸經 25%
小腸經 25%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紅潮散」方劑中含有「輕粉」,此乃因輕粉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

紅潮散主治濕熱蘊結、血分瘀滯所致之皮膚濕疹、瘡瘍、癬疾等症。輕粉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並能燥濕止癢,故可有效治療濕熱蘊結所致之皮膚病症。同時,輕粉亦能活血化瘀,配合其他藥物,可改善血分瘀滯,促進瘡瘍癒合。

然而,輕粉性峻,需慎用,且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紅潮散】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濕毒臁瘡」,即因濕熱毒邪蘊結下肢(臁部)所致的慢性潰瘍,常見患處潰爛流膿、周圍皮膚濕癢或腫脹,病程纏綿難癒。傳統中醫認為,此類瘡瘍多由濕熱下注、氣血壅滯所致,治宜解毒斂瘡、祛濕生肌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紅羅

  • 古代「紅羅」可能指染紅的絲織物(如綢緞),或特定礦物/植物(文獻考據不足,暫存疑)。
  • 推測作用:若為織物,可能作為載藥基質,吸附膿液、保護瘡面;若為藥物,或具收斂止血之效。

2. 真輕粉(氯化亞汞,Hg₂Cl₂)

  • 性味辛寒,有毒,外用擅長攻毒殺蟲、祛腐生肌
  • 治療原理:
    • 直接抑制瘡面腐敗組織與病原(如細菌、寄生蟲),清除濕毒。
    • 刺激性促使局部壞死組織脫落,加速新生肉芽生長。

3. 潮腦(樟腦)

  • 性味辛熱,能辟穢開竅、散瘀消腫、殺蟲止癢
  • 治療原理:
    • 辛香走竄,改善局部氣血瘀滯,緩解疼痛瘙癢。
    • 抗菌抗炎,輔助輕粉增強解毒之效,並減輕瘡周濕疹。

配伍邏輯

  • 輕粉為主:直攻濕毒腐肉,為「祛邪」核心。
  • 樟腦為輔:行氣活血、助輕粉透達藥力,兼緩解症狀。
  • 紅羅為使:固定藥粉於瘡面,或協調局部緩釋作用。

外用機理

  • 三藥搗爛填瘡,強效**「祛腐—生肌」並行**:
    1. 初期(祛腐階段):輕粉殺毒腐蝕壞死組織,樟腦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腐脫。
    2. 後期(生肌階段):待膿腐盡去,輕粉微量刺激可促肉芽生長,紅羅可能保護新生組織。

總結

此方以毒性藥(輕粉)配伍辛散藥(樟腦),體現「以毒攻毒」與「開泄濕熱」的治療思路,適用於濕毒壅盛、腐肉未脫的臁瘡。其強效祛腐作用雖利於瘡面潔淨,但須密切觀察療程(七日為度),避免過度蝕傷正氣。

傳統服藥法


紅羅1個,真輕粉3錢,潮腦1錢。
共搗爛。
填滿瘡內,外用布包定,7日開看,瘡平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紅潮散,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五。 組成:紅羅1個,真輕粉3錢,潮腦1錢。 主治:濕毒臁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