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魂散

定魂散

DING HUN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25%
大腸經 25%
小腸經 25%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定魂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心神不寧、失眠、焦慮等症狀。其組成中包含輕粉,這是因為輕粉(即輕粉石)具有安神鎮靜的特性。輕粉性涼,能夠清心火、安神志,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的患者具有很好的療效。

此外,輕粉能夠幫助降低體內的火氣,平衡陰陽,使精神狀態保持穩定,減少焦慮與緊張的感受。中醫理論認為,心火亢盛會導致心神不寧,而輕粉的使用能有效地調理這種狀態,使心智恢復平靜。由此可見,輕粉在定魂散中的應用,既提供了安神的功效,也補充了其他藥材的作用,達到整體調和的效果,從而幫助患者恢復心靈的平靜與安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中藥方劑「定魂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定魂散」首見於古代醫籍,主治「小兒驚後成癇」,即小兒因驚嚇後引發癲癇發作,或因驚風後遺症導致的神志不寧、四肢抽搐等症。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證多與「痰熱擾神」或「風痰上壅」相關,故以清熱化痰、鎮驚安神為治療方向。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邏輯推理

  1. 天水散(滑石:甘草 = 6:1)

    • 滑石:性寒質滑,主清熱利濕,通竅解肌,能「蕩熱下行的」,使三焦濕熱從小便而出,間接減少痰熱上擾心神之機。
    • 甘草:甘緩和中,調和滑石之寒滑,兼能緩急定驚。
    • 合方作用:天水散(六一散)本為清暑利濕之劑,但在此方中,其清熱滲濕之功,可解小兒驚後痰熱膠結之勢,使熱從水道下泄,痰源得減。
  2. 真輕粉(氯化亞汞,Hg₂Cl₂)

    • 藥性:辛寒有毒,具強力劫痰、逐水通便之效,古方多用於痰涎壅盛、癲狂驚癇。
    • 作用原理:輕粉能「劫痰開竅」,直接攻逐頑痰,古人認為其性走而不守,可迅速開通痰閉,使風痰不得上擾神明,從而安定神魂。

三、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痰熱並治

    • 小兒驚癇多因「熱極生風」或「痰隨風動」,方中以天水散清泄三焦濕熱,切斷痰生成之源;輕粉則直接攻逐已成之痰,標本兼顧。
    • 熱去則風息,痰消則神安,共奏「定魂」之效。
  2. 給藥時機與引經藥

    • 申酉時(下午3–7時)服藥:此時屬肺與腎經當令,肺主肅降,腎主水,服藥可借經氣運行助痰濕下泄。
    • 淡薑湯送服:生薑既能和中降逆,緩解輕粉毒性,又可辛散助藥力上行,引藥入絡化痰。
  3. 古法思維

    • 此方體現「急則治標」原則,輕粉峻烈攻痰,針對癇證發作時的痰壅竅閉;天水散則調和後天,防痰熱復生。二者一急一緩,共成鎮驚定癇之效。

四、潛在應用邏輯延伸

此方雖主治小兒驚癇,然從藥物配伍推論,或可延伸於「痰熱型癲狂」、「癔症性昏厥」等證。然須注意,輕粉為汞劑,現代臨床已罕用,若需應用,當以安全性更高的化痰藥(如竹瀝、天竺黃)替代,並嚴格遵循辨證論治原則。

傳統服藥法


天水散2兩3錢,真輕粉2錢。
去痰。
上藥研勻。
申酉時煎淡薑湯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癲癇多痰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定魂散, 出處:《幼科發揮》卷二。 組成:天水散2兩3錢,真輕粉2錢。 主治:去痰。主治:小兒驚後成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