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和堂暖臍膏

NING HE TANG NUAN Q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2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肝經 12%
心經 12%
膽經 12%
腎經 12%
肺經 12%
胃經 12%
脾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寧和堂暖臍膏中添加香油,主要有以下兩項原因:

  1. 溫通經絡,散寒止痛: 香油性溫,可溫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散寒止痛。對於寒凝氣滯、腹部冷痛等症狀,香油能有效緩解。
  2. 滋潤皮膚,促進吸收: 香油具有滋潤皮膚的作用,能保護皮膚,防止因藥物刺激而產生的過敏反應。同時,香油能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使其更有效地作用於患處。

寧和堂暖臍膏中加入生薑,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吐的功效。對於寒凝氣滯、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生薑能起到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的作用。

2. 行氣止痛: 生薑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暖臍膏多用於治療因寒氣入侵導致的腹部疼痛,而生薑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輔助藥物更好地滲透到病竈部位,達到治療效果。

中藥方劑[寧和堂暖臍膏]的組成中包含鉛丹,主要是因為鉛丹具有強效的解毒作用。鉛丹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毒素引起的皮膚紅腫、瘡瘍等問題。在[寧和堂暖臍膏]中,鉛丹的添加可以增強膏劑的解毒效果,有助於緩解由毒素引起的皮膚問題。然而,由於鉛丹具有高度的毒性,使用時必須特別謹慎,以避免引發嚴重的副作用。

主治功效


寧和堂暖臍膏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外治壽世方》、《串雅內外編》以及《藥治通義》等古籍記載,寧和堂暖臍膏的主要功效集中在治療水瀉、白痢,且對受寒腹痛亦有顯著療效。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針對瀉痢的治療機制

  • 溫陽散寒、化濕止瀉: 寧和堂暖臍膏的核心組成部分包括香油、生薑和鉛丹。香油具有潤燥的特性,可以緩解腸道乾燥,同時又兼具清熱解毒的作用,平衡腸道的陰陽。生薑則辛溫,能發汗解表,驅散體內的寒邪,並具有散寒除濕的功效,對於因寒濕引起的腹瀉尤為有效。鉛丹雖具毒性,但在此方中,其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特性,可輔助清除腸道內的病邪,共同達到止瀉的效果。
  • 局部用藥、直達病所: 膏藥直接敷於臍部,使藥效能通過經絡直接作用於腹部腸道,這種外治法能繞過消化道的限制,提高藥物利用率,更快速地發揮療效。
  • 搭配紅藥丸加強療效: 古籍中多數記載會搭配紅藥丸使用。紅藥丸的主要成分包括硫黃、母丁香、麝香和獨蒜(或無獨蒜)。硫黃具殺蟲止癢之效,母丁香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麝香則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獨蒜則能解毒消腫。紅藥丸與膏藥合用,能更全面地溫通經絡、祛寒止痛,增強止瀉痢的效果。

對於受寒腹痛的治療機制

  • 溫經散寒、理氣止痛: 《串雅內外編》中記載,此方能治療夏秋霍亂轉筋及一切受寒腹痛,其治療原理與止瀉痢相似,都是通過生薑的溫散作用,驅散寒邪,溫暖中焦,使氣機恢復暢通,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 艾灸或熱熨加強效果: 針對症狀較重的患者,古籍中還提到可搭配艾灸或熱熨的方法,進一步加強溫經散寒的功效,使得療效更為顯著。

總結

寧和堂暖臍膏透過香油的潤燥清熱、生薑的溫陽散寒、鉛丹的解毒止癢,以及紅藥丸的協同作用,主要達到溫陽散寒、化濕止瀉、理氣止痛的功效。其外敷於臍部的用藥方式,能直達病所,提高療效,因此在古代被廣泛用於治療水瀉、白痢和受寒腹痛等病症。

傳統服藥法


香油1升(或麻油), 生薑1斤(切片), 黃丹(飛過)半斤。
熬膏。
攤布貼臍上。
孕婦忌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炎等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寧和堂暖臍膏, 出處:《串雅內編》卷一。 組成:香油1升(或麻油),生薑1斤(切片),黃丹(飛過)半斤。 主治:水瀉、白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