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露蜂房散中包含露蜂房,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露蜂房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主要成分蜂蠟、蜂膠等,能有效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並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感發熱、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配合藥性,增強療效:露蜂房散中其他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也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露蜂房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方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達到協同作用,使療效更佳。
露蜂房散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露蜂房散主要用於治療蜂螫傷、疔瘡腫毒等症,皁莢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消除蜂毒或毒素引起的炎症反應,而消腫止痛作用則可以減輕疼痛和腫脹。
- 引藥入絡,促進藥效:皁莢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可以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經絡,促進藥效發揮。露蜂房散中其他藥物如蜂房、黃柏等,也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皁莢的加入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其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露蜂房散中包含花椒,主要基於其辛溫散寒、燥濕止癢的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疾病。
花椒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其辛溫之性,可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燥濕之性,可祛除濕邪,止癢止痛。
露蜂房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疾病,如風寒濕痺、風寒濕疹等。花椒的辛溫散寒、燥濕止癢之效,可幫助驅散寒濕邪氣,達到治療目的。
露蜂房散中包含荊芥,主要原因如下:
- 疏散風熱,止癢消腫: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止癢消腫的功效。露蜂房散治療的是風熱所致的瘡瘍、濕疹等皮膚病,荊芥可清熱解毒,消散風熱,並止癢消腫,達到治療目的。
- 配合蜂房,增強療效:蜂房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荊芥與蜂房相配,一溫一涼,寒熱相濟,可更好地疏散風熱,消腫止痛,提高藥效。
露蜂房散中加入鶴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鶴蝨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露蜂房散主要用於治療癰疽、疔瘡、乳癰等熱毒症,鶴蝨可以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炎症反應。
二、散結消腫:鶴蝨還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可以幫助化解瘡瘍中的膿液,促進傷口癒合。配合露蜂房散中其他藥物,如蜂房、金銀花等,可以更有效地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露蜂房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辛散溫通,宣肺止咳:細辛性溫,味辛,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之功效。露蜂房散以治風寒咳嗽、鼻塞流涕爲主,細辛可溫肺散寒,宣通鼻竅,促進痰液排出,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細辛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蜂房、荊芥等相配伍,能起到協調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細辛辛散之性,可引導其他藥物之力直達病所,更有效地緩解咳嗽、鼻塞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露蜂房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齒風腫痛」,即因風邪侵襲、氣血鬱滯所導致的牙齦腫脹疼痛。傳統中醫認為,風邪上犯頭面,與寒、熱、濕等邪氣結合,可阻塞經絡,引發局部氣血不暢;或因臟腑積熱(如胃火)循經上炎,加重牙齦腫痛。本方以祛風散邪、活血止痛為主,針對風邪夾寒或氣血壅滯之牙痛。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祛風散邪,通絡止痛
- 防風、藁本、白芷:三藥皆入陽明經(循行於齒頰),善祛頭面風邪。防風解表祛風,藁本散寒止痛,白芷燥濕消腫,合而驅散外襲風寒濕邪。
- 細辛、川椒:溫通散寒,開竅止痛。細辛辛烈,能透達齒齦鬱滯;川椒溫中殺蟲,輔助抑制局部邪毒。
2. 活血行滯,消腫散結
- 當歸、川芎、赤芍:調和氣血。當歸活血養血,川芎行氣活血,赤芍涼血散瘀,共解氣血壅滯之腫痛。
- 蜂房(炒):為方中主藥,炒後減其毒性,存其攻散之力,能祛風攻毒、消腫止痛,尤善治風牙蟲牙。
3. 升散鬱火,引藥上行
- 升麻:清熱解毒,升散陽明鬱火,與防風、白芷協同,引藥力上達頭面齒齦。
4. 煎服法設計
「乘熱含,冷吐之」:通過含漱使藥力直接作用於患部,溫熱助藥性透達,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增強祛風消腫之效。
綜合治療原理
此方以「祛風散邪」為核心,結合「活血通絡」「溫散止痛」之法,針對風邪夾寒、氣血壅滯的牙痛病機。方中藥物多歸陽明經,集中作用於頭面齒頰,通過外散風邪、內調氣血、局部攻毒,達到消腫止痛之效。適用於風寒初襲或氣血不暢之實證牙痛,若屬虛火或濕熱熾盛者,則需加減化裁。
傳統服藥法
當歸2錢,細辛2錢,川芎2錢,赤芍藥2錢,白芷2錢,防風2錢,藁本2錢,升麻2錢,蜂房(炒)2錢,川椒5粒。
白水煎。乘熱含,冷吐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露蜂房散,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九。 組成:露蜂房、豬牙皂角、川椒、荊芥、鶴虱、細辛各等分。 主治:齒風腫痛。
露蜂房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 組成:露蜂房半兩(炙黃),猬皮半兩(炙令焦黃),麝香1錢。 主治:痔瘻,膿血出不止。
露蜂房散,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六引《十便良方》。 組成:露蜂房不拘多少(煎洗,炙用)。 主治:熱毒風攻頭面,齒齦腫痛。
露蜂房散,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五引《海上方》。 組成:露蜂房半錢,道人頭半錢,紫菀花半錢,細辛半錢,良薑半錢。 主治:牙痛。
露蜂房散,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五。 組成:當歸2錢,細辛2錢,川芎2錢,赤芍藥2錢,白芷2錢,防風2錢,藁本2錢,升麻2錢,蜂房(炒)2錢,川椒5粒。 主治:諸牙疼不可忍者。
露蜂房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 組成:露蜂房1(2)兩半(燒灰),亂發灰1兩,蛇蛻皮3分,赤小豆(炒熟)2兩,川大黃2兩半(銼,微炒),玄參2兩半,子芩2兩半,川朴硝3兩半。 主治:發背已潰後,毒氣未散,膿水不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