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消牡蠣丸
NEI XIAO MU L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二七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內消牡蠣丸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平肝潛陽,軟堅散結: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平肝潛陽、軟堅散結之效。其性寒可降肝火,平息肝陽上亢;味鹹可軟化堅硬之物,散結消腫。對於肝陽上亢、肝氣鬱結所致之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等症狀,牡蠣可發揮良好作用。
- 安神定志,鎮靜安眠:牡蠣入心經,具有安神定志、鎮靜安眠之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煩躁不安等症狀,牡蠣亦可起到緩解作用。
因此,內消牡蠣丸加入牡蠣,正是利用其平肝潛陽、軟堅散結、安神定志等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內消牡蠣丸中包含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皁莢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可針對牡蠣殼的寒涼性質,減緩其對胃腸道的刺激,並輔助其消腫散結的作用。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皁莢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進一步消腫止痛,緩解因痰濕瘀阻所致的疼痛不適。
因此,內消牡蠣丸中加入皁莢,可有效提升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等功效,並協調藥性,使其更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內消牡蠣丸
組成:牡蠣、皁莢
牡蠣:牡蠣具有滋補肝腎、益精養血、安神定志等功效。牡蠣入腎經,具有溫陽補腎、益精補血之功,故可用於腎虛精虧所致的陽痿、早泄、不孕不育等症。牡蠣性微寒,味鹹,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牡蠣入胃經,具有健脾益胃、和胃降逆之功,故可用於脾虛胃弱、胃痛嘔吐等症。另外,牡蠣還具有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痢疾、黃疸、尿赤等症。牡蠣可補陰、斂汗、滑腸、滋潤。
皁莢:皁莢味苦、性溫,歸心、肺、大腸經。皁莢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可用於治療寒性咳嗽、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痛、關節炎、痛風、腸燥便祕、蛔蟲性腸梗阻等症。皁莢的主要成分為皁角甙、莢苷,具有溫熱身體、抗炎、鎮痛、抗菌、殺蟲等作用。皁莢果實俗稱皁角,入藥會炒制,具有止汗、止瀉、安胎、除風濕、去水腫等功效。
功效:瘰癧
主治:瘰癧:一種淋巴結腫大的疾病,常發生在頸部,也可能發生在其他部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5克,一日2-3次。
注意事項:孕婦禁用。
總結:內消牡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由牡蠣和皁莢組成。牡蠣具有滋補肝腎、益精養血、安神定志等功效。皁莢味苦、性溫,歸心、肺、大腸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內消牡蠣丸主要用於治療瘰癧,即淋巴結腫大。
傳統服藥法
牡蠣(煅過,為末)3兩,皂莢子2升(取白水浸一宿)。
上二味,先將皂莢子以水3升,煮令爛,取出入瓷盆內,研為膏,入牡蠣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空心溫酒送下,日晚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內消牡蠣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七。 組成:牡蠣(煅過,爲末)3兩,皂莢子2升(取白水浸1宿)。 主治:瘰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