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骨丹

化骨丹

HUA GU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科選粹》卷七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6.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25%
胃經 25%
肺經 25%
肝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化骨丹」方劑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消食化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散瘀止痛的功效。化骨丹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腫等,山楂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 山楂中含有黃酮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炎、活血化瘀的作用。化骨丹中常加入活血化瘀藥物,山楂可與之相輔相成,促進藥效發揮,加速病患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化骨丹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咽喉骨梗」,即異物(如魚骨)卡於咽喉所致之梗塞疼痛。古時因內視技術未備,需以外治法或藥汁軟化、溶解骨刺,緩解急症。方中強調「不可著牙」,反映其藥性具腐蝕性,恐傷齒牙,故以竹管直灌咽喉,避開口腔,直達病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推論

  1. 山楂樹根(向下者)

    • 據《本草綱目》,山楂能「化飲食,消肉積」,其根向下生長者,古謂「下行之力峻」,或取其「降泄破滯」之性,推測可軟化堅硬異物。
    • 現代研究示山楂含有機酸(如檸檬酸、蘋果酸),或可輕度腐蝕骨質結構,輔助分解骨刺。
  2. 玉簪花根

    • 《醫林纂要》載玉簪根「解咽喉腫毒,能軟堅」,其性寒有毒,外用多治潰瘍、癰腫。
    • 可能含皂苷類成分,具表面活性作用,或使骨刺表面疏鬆;另其黏液質可能包裹異物,減少對咽喉黏膜刺激。

配伍原理
二藥搗汁合用,形成酸性與腐蝕性協同:

  • 酸性軟化:山楂根之酸腐蝕骨質,降低硬度。
  • 毒藥攻邪:玉簪根之毒性成分或加速異物分解,然古人用量謹慎,僅限急症外用避傷正氣。
  • 物理沖灌:竹管送藥至患處,兼具局部沖刷之效,助異物脫落或吞嚥。

總結
此方以「酸腐蝕+毒軟堅」為核心,針對骨梗急症設計,屬古代外治法之巧思。然其機理基於直觀取象(根向下行、汁液腐蝕),現代應用需審慎驗證安全性。

傳統服藥法


山楂樹根(向下者)、玉簪花根。
同搗汁。
用竹管直灌入喉中。不可著牙,著牙即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化骨丹, 出處:《瘍科選粹》卷七。 組成:山楂樹根(向下者)、玉簪花根。 主治:咽喉骨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