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息餅子

定息餅子

DING XI BING ZI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17.0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50%
肺經 50%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定息餅子方劑中包含皁莢,主要是利用其 潤腸通便、消積化滯 的功效。皁莢味甘苦,性寒,歸脾、胃、大腸經。其含有皁苷等成分,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並能清除腸道積滯,達到緩解便祕、促進排便的作用。

此外,皁莢還有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的功效,可以配合其他藥材治療一些腸胃疾病,如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定息餅子」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遠年近日喘嗽」,意指無論新久咳嗽、氣喘皆可應用。其證當屬痰壅氣逆,肺氣不降所致,以痰多黏稠、胸悶喘促為特徵。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與炮製

  1. 主藥:皂角

    • 性味辛溫,具「通竅滌痰」之效。
    • 傳統用於痰壅氣逆之咳喘,能開塞豁痰,促進痰液排出。
    • 炮製時以巴豆同炙,借其辛烈之性增強滌痰之力,後去巴豆不用,取其性而去其毒。
  2. 輔藥:巴豆(炙後去之)

    • 雖為峻下之品,但炮製過程中透過薑汁、蜜緩和其毒性,取其「攻逐痰涎」之效,助皂角強化祛痰作用。
  3. 輔藥:枯礬、蓖麻子(後去之)

    • 枯礬:酸澀寒,能「燥濕消痰、斂肺平喘」,針對痰濕壅滯。
    • 蓖麻子:辛甘平,有「通利竅道」之效,輔助皂角開宣肺氣。
    • 兩者與皂角同炙,增強化痰通竅之力,炙後去藥存性,減其峻烈。
  4. 佐藥:杏仁

    • 苦溫,為「止咳平喘」要藥,能降氣潤燥,與皂角相配,一宣一降,調暢肺氣。
    • 研膏和藥,緩和皂角之燥烈,兼顧潤肺之效。
  5. 使藥:柿乾

    • 甘寒,能「潤肺止血」,炙後配藥同服,既可緩解皂角、枯礬之燥性,又能保護肺絡。

治療邏輯

此方以「滌痰降氣」為核心,針對痰阻氣逆之喘嗽:

  1. 皂角為君:直攻痰壅,開塞通竅。
  2. 巴豆、枯礬、蓖麻子為臣:透過炮製賦予皂角更強化痰之力,並兼燥濕、通竅之效。
  3. 杏仁為佐:調和肺氣升降,防君臣藥過於辛燥。
  4. 柿乾為使:甘潤護肺,制約全方燥性。

全方透過層層炮製與配伍,集中藥力於「攻痰」而兼「護肺」,體現「峻藥緩用」之巧思,適用於痰實壅盛之頑固喘嗽。

傳統服藥法


皂角3大莢(去黑皮)。
將皂角切開去子,每於倉內入巴豆肉1粒,以麻縛定,用生薑自然汁和蜜塗令周匝,慢火炙之,又塗又炙,以焦黃為度,劈開去巴豆不用,又以枯礬1兩,蓖麻子7粒入倉內,薑汁和蜜再塗炙如前,去蓖、礬,用皂角為末,卻以杏仁2兩,研膏,與前藥和勻。
每服1錢,用柿乾炙過候冷,點入藥內細嚼,臨臥服。
忌一切熱毒之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定息餅子,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皂角3大莢(去黑皮)。 主治:遠年近日喘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