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蘑木耳丸

榛蘑木耳丸

ZHEN MO MU ER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探驪集》卷五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極熱 (5.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19%
脾經 16%
肺經 13%
胃經 9%
大腸經 6%
心經 6%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肝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榛蘑木耳丸中包含木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木耳性寒,味甘,具清熱解毒之效。其富含多糖類物質,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改善血液循環,對於熱毒蘊結所致的各種疾病,如咽喉腫痛、便祕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2. 滋陰潤燥: 木耳富含膠質,能滋陰潤燥,改善腸胃功能,對於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木耳在榛蘑木耳丸中發揮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榛蘑木耳丸方劑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其補腎壯腰、強筋骨的功效。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壓等作用。

榛蘑木耳丸主要功效為滋陰補腎、益氣養血,而杜仲則可補益肝腎,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補腎壯腰、強筋骨、改善體虛乏力等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

榛蘑木耳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榛蘑木耳丸多用於治療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症狀,如關節疼痛、腰背疼痛等,川牛膝可協同其他藥材,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緩解疼痛。
  2. 利水消腫,通絡止痛: 川牛膝還具有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榛蘑木耳丸中可能含有其他利水消腫的藥材,川牛膝可以加強利水消腫的效果,並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通絡止痛的作用。

中藥方劑「榛蘑木耳丸」中包含「木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 消食健脾:木瓜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健脾胃、潤肺止咳之效。榛蘑和木耳則偏於滋陰補腎,與木瓜搭配,可以更好地平衡藥性,既能補腎滋陰,又能消食健脾,使藥效更加全面。

2. 促進吸收:木瓜含有豐富的蛋白酶,具有分解蛋白質的作用,可以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提高藥效。榛蘑和木耳則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腸胃蠕動,促進排毒。兩者結合,可以更好地改善腸胃功能,提高藥效吸收。

榛蘑木耳丸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除濕的功效。榛蘑木耳性偏寒涼,加入花椒可以溫和其寒性,避免藥性過寒,造成脾胃不適。
  2. 增進藥效: 花椒與榛蘑木耳搭配,可以增強藥效,提升藥物的療效。花椒辛溫,可助藥力行散,促進藥物吸收,有助於治療寒濕痺痛等病症。

乳香在「榛蘑木耳丸」方劑中主要扮演消腫止痛的角色。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榛蘑木耳丸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而乳香可以有效改善因瘀血凝滯而引起的疼痛腫脹,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因此被納入方劑中,以增強其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榛蘑木耳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寒腿,年久不癒」,即下肢受寒濕邪氣久侵,導致的關節冷痛、屈伸不利、痠軟無力等慢性症狀,常見於風寒濕痹證。其病機為寒濕凝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久之筋骨失養,故以溫散寒濕、強筋壯骨為治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榛蘑、木耳

  • 榛蘑:性甘平,傳統用於風濕痹痛,能祛風活絡,兼補益脾胃,助氣血生化以養筋骨。
  • 木耳:甘平,入肝腎經,具滋陰養血、濡潤關節之效,與榛蘑配伍,一則通絡,一則養血,共奏「通而不傷正」之效。

2. 臣藥:川杜仲、牛膝

  • 川杜仲:甘溫,專入肝腎,強筋骨、補肝腎,善治腰膝痠軟,助君藥固本培元。
  • 牛膝:苦酸平,引藥下行,兼活血通經,針對下肢痹阻,與杜仲協同強健筋骨。

3. 佐藥:木瓜、川椒、乳香

  • 木瓜:酸溫,化濕舒筋,緩解關節攣急,尤宜寒濕所致筋脈拘攣。
  • 川椒:辛熱,溫中散寒,祛除經絡寒邪,助氣血通暢。
  • 乳香:辛香走竄,活血止痛,與川椒共行氣血,散寒開痹。

4. 使藥:煉蜜

  • 蜂蜜:甘緩和中,調和諸藥,緩和辛燥之性,並助丸劑成形。

三、配伍特點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溫通養結合」為核心:

  1. 溫散寒濕:川椒、木瓜、乳香辛溫散寒,除濕通絡,針對寒濕痼疾。
  2. 補肝腎強筋:杜仲、牛膝補益肝腎,匡扶正氣,改善久病虛損。
  3. 通絡養血:榛蘑、木耳通絡兼養陰血,防溫燥傷陰。
    全方標本兼治,既祛邪又扶正,故適用於寒濕久痹、肝腎不足之證。

四、推測可能功效延伸

除主治寒腿外,此方或可輔治:

  • 風濕性關節炎(屬寒濕型)。
  • 老年腰膝冷痛、下肢無力。
  • 氣血不暢所致的肢體麻木。

(註:以上分析基於傳統方義推導,具體應用需參酌實際辨證。)

傳統服藥法


榛蘑半斤,木耳4兩,川杜仲4錢,牛膝5錢,木瓜5錢,川椒4錢,乳香5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每日早晚滾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體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榛蘑木耳丸, 出處:《醫學探驪集》卷五。 組成:榛蘑半斤,木耳4兩,川杜仲4錢,牛膝5錢,木瓜5錢,川椒4錢,乳香5錢。 主治:寒腿,年久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