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張走馬家飛步丸」中使用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方中乳香的加入,一方面可針對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促進傷處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另一方面,乳香亦可通絡止痛,改善肢體麻木、筋骨疼痛等病症,使患者能更快恢復行動能力。
張走馬家飛步丸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疼痛,舒筋活絡:白芍具有鎮痛、解痙、緩解肌肉緊張的作用。飛步丸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白芍可以緩解疼痛,舒筋活絡,促進傷口癒合。
- 滋陰養血,調和氣血: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有滋陰養血、和血止痛的功效。飛步丸中可能加入一些燥熱的藥物,白芍可以起到滋陰降火、調和氣血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燥烈,損傷脾胃。
張走馬家飛步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等症狀。其組成中包含了烏頭,這是由於烏頭具有強效的療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揮驅風散寒、濕通經絡的作用。
烏頭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藥材,具備溫暖和強烈的藥性,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和改善疼痛。當風寒濕邪侵襲人體時,經絡受阻,常會導致四肢痠痛、關節不適。烏頭的添加可有效改善這一情況,幫助疏通經絡,緩解疼痛,同時藉由其強烈的效果,加速病症的醫治。
然而,由於烏頭的毒性較強,使用時需謹慎,必須根據醫師的指導來進行調配和服用,以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在中藥方劑中適量地使用烏頭,能夠在治療效果與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
張走馬家飛步丸方劑中加入白膠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止痛: 白膠香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白膠香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 白膠香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因此,白膠香在張走馬家飛步丸中,起到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
「張走馬家飛步丸」方劑中使用木鱉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木鱉子性寒,味苦,歸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這與「張走馬家飛步丸」治療跌打損傷,促進筋骨癒合的功效相吻合。
- 通絡止痛,驅風散寒: 木鱉子還有通絡止痛,驅風散寒的功效。 這對於治療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以及跌打損傷後的筋骨痠痛等,也有良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木鱉子在「張走馬家飛步丸」中起著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通絡止痛的作用,有助於快速緩解跌打損傷造成的疼痛和腫脹,促進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名稱】張走馬家飛步丸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筋脈骨節、手足腰背諸般疼痛,攣縮不伸」,其疼痛特點多屬寒濕痺阻、經絡不通所致。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痛證多因風寒濕邪侵襲,氣血運行不暢,或跌打損傷後瘀血留滯,導致筋脈拘急、關節屈伸不利。方中以活血化瘀、溫經散寒、舒筋活絡為核心,適用於寒性痺痛、頑固性關節攣痛等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藥物組成與配伍
- 乳香(1兩,另研):
活血行氣、止痛生肌,善治筋脈拘攣與瘀血阻絡之痛,其辛香走竄之力能透達關節。 - 白芍藥(2兩):
養血柔肝、緩急止痛,與溫燥藥同用可制其燥性,協調陰陽,緩解筋脈攣縮。 - 川烏、草烏(各2兩,生用):
大辛大熱,祛風除濕、溫經散寒,為治寒濕痺痛要藥,生用則力峻,善逐深伏之寒邪。 - 白膠香(2兩):
活血涼血、解毒止痛,兼能消腫,助乳香通絡,並防烏頭過燥傷血。 - 木鱉子(2兩,去油):
散結消腫、通絡止痛,其苦寒之性可稍制烏頭之熱,且能攻逐痰瘀滯結。 - 赤小豆末糊為丸:
利水消腫、活血化瘀,取其「通利關節」之效,並緩和諸藥峻烈之性。
2. 方義解析
此方以「溫通活血」為主軸,兼顧「柔筋緩急」:
- 攻逐寒邪:川烏、草烏生用,溫熱力猛,直祛筋骨寒濕,為君藥。
- 活血通絡:乳香、白膠香、木鱉子協同破除瘀滯,疏通經絡,為臣藥。
- 調和陰陽:白芍養陰柔筋,既防溫燥傷陰,又能解痙止痛,為佐制藥。
- 丸劑緩圖:赤小豆糊丸減峻藥之暴性,使藥力持久釋放,深入病所。
3. 治療原理推論
本方的設計體現「以動制靜」的思路:
- 針對「寒凝血瘀」之痛,用烏頭類溫散寒凝,乳香、木鱉子行氣活血,使氣血得溫則行。
- 針對「筋脈攣急」,以白芍舒緩拘急,白膠香涼潤防燥,剛柔相濟。
- 「木瓜湯送服」強化了舒筋活絡之效,針對下肢拘攣尤宜;而分時辰服藥(病上食後、病下空腹)則順應氣血運行之機。
三、總結
飛步丸為「峻藥緩攻」之劑,通過溫通、活血、柔筋三法並用,破解寒濕瘀血交結之痺痛。其組方側重攻邪,兼顧護陰,適用於實證為主的頑固性痛證,然須審證明確屬寒濕瘀阻者方可投用。
傳統服藥法
乳香1兩(另研),白芍藥2兩,川烏(生,去皮臍)2,草烏(生,去皮臍)2,白膠香2兩,木鱉子(取肉另研,去油)2兩。
上為細末,用赤小豆末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木瓜湯送下。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空心服。忌熱物片時。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小兒、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張走馬家飛步丸, 出處:《準繩·類方》卷四。 組成:乳香1兩(另研),白芍藥2兩,川烏(生,去皮臍)2兩,草烏(生,去皮臍)2兩,白膠香2兩,木鱉子(取肉另研,去油)2兩。 主治:筋脈骨節、手足腰背諸般疼痛,攣縮不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