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煉紅花散

法煉紅花散

FA LAN HONG HUA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50%
肝經 50%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法煉紅花散」方劑中包含「紅花」,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血二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專治血瘀所致病症: 法煉紅花散針對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如經閉、痛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而紅花正是治療這些病症的常用藥材,能有效改善瘀血情況。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法煉紅花散主治因外力撞擊(如從高處墜落)導致腹內瘀血,以及婦科血證相關病症,包含:

  1. 月經不調:因氣血瘀滯所致的經期紊亂、經血量異常。
  2. 產後諸疾:涵蓋產後瘀血不盡、惡露不下等併發症。
  3. 血暈悶絕:產後血虛或瘀血上衝引起的暈厥、意識模糊。
  4. 狂語:瘀血擾亂心神所致的精神亢奮、譫妄,屬中醫「瘀血攻心」範疇。

此方著重於「活血化瘀」,針對「瘀血阻絡」的核心病機,尤其適合瘀血兼有熱象(如狂語、血暈)者,因方中童子便具清熱降火之效。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紅藍花(紅花)

  • 性味歸經:辛溫,入心、肝經。
  • 核心作用:活血通經、散瘀止痛。
  • 邏輯應用
    • 辛散溫通,能消散腹心瘀血,改善墜傷後氣滯血瘀。
    • 調理婦科血證,透過活血之力促使月經恢復平衡,並促進產後惡露排出。

2. 好醋(醋製法)

  • 炮製意義
    • 醋性酸收,能引藥入肝(肝藏血),增強紅花入血分的作用。
    • 反覆浸醋後焙乾,可緩和紅花辛溫之性,避免耗血傷陰,同時聚焦瘀血病灶。
  • 協同效應
    • 醋本身有散瘀止血之效,《本草綱目》載其「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輔助紅花化解頑固瘀血。

3. 童子便(送服藥引)

  • 性味功效:鹹寒,清熱降火、化瘀止血。
  • 配伍邏輯
    • 與紅花溫性相制衡,防止辛溫助熱,適用於瘀久化熱(如狂語、血暈)。
    • 寒溫並用,既散瘀又防血熱妄行,符合「通瘀而不傷正」的治療思路。

整體方劑邏輯

  • 活血為主,兼顧清熱:紅花配醋強化散瘀,童子便清解瘀熱,適用於瘀血夾熱證。
  • 炮製工藝的用意:醋反覆浸焙,使藥性深入血分,緩攻瘀滯,避免峻烈傷正。
  • 婦科應用關鍵:產後多虛多瘀,此方透過溫通化瘀,恢復氣血運行,解決「瘀不去則新血不生」之弊。

此方體現中醫「異病同治」原則,凡屬瘀血阻絡(無論跌打損傷或婦科瘀證),皆可透過活化血脈、調和氣血來改善。

傳統服藥法


紅藍花10兩好醋2升。
上以藍花浸醋中二宿,漉出,火焙乾,又入醋焙乾,以醋盡為度,焙乾為末。
每服3錢,用童子便調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法煉紅花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一。 組成:紅藍花10兩,好醋2升。 主治:從高墜下,腹心瘀血,及婦人月水不勻,産後諸疾,血暈悶絕,或狂語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