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酊

紅花酊

HONG HUA DI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50%
肝經 50%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紅花酊的組成中包含紅花,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其藥效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流通,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消腫止痛: 紅花能促進局部組織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痺痛等症狀,紅花酊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紅花酊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自古主治「扭傷血腫、大面積灼傷、瘢痕」,其核心在於「活血散瘀」與「涼血解毒」雙重機轉:

  1. 扭傷血腫:因外力導致局部氣滯血瘀,方中紅花、當歸、赤芍協同破瘀行血,促進局部淤血消散。
  2. 大面積灼傷:中醫認為火毒灼膚易耗傷陰血,紫草涼血解毒,搭配當歸養血潤膚,可緩解熱毒傷絡之症。
  3. 瘢痕:屬「瘀血阻絡」兼「肌膚失養」,紅花活血通絡以軟堅,當歸、赤芍兼顧養血柔筋,減少纖維僵硬。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紅花(5錢)

    • 辛溫走散,專入血分,為「破血」要藥,直接針對瘀血阻滯,改善微循環,促進組織修復。
  2. 臣藥:當歸(4錢)、赤芍(4錢)

    • 當歸補血活血,與紅花形成「攻補兼施」之勢,防破血過猛而耗血;赤芍涼血散瘀,既助紅花化瘀,又制約其溫性,適用於灼傷熱毒未清者。
  3. 佐藥:紫草(3錢)

    • 性寒涼血解毒,針對灼傷後火毒蘊膚,防止血熱瘀結,現代藥理證實其抗炎、促進創面癒合作用。
  4. 溶媒選擇:60%乙醇

    • 高濃度乙醇能高效提取脂溶性成分(如紅花黃色素、紫草素),兼具消毒、滲透作用,外擦可直接作用於患處,加速藥效發揮。

方劑特點
此方以「血分藥」為主軸,形成「溫涼並用、行中有養」的配伍:

  • 溫通(紅花、當歸)+ 涼散(赤芍、紫草),適應證從急性扭傷至慢性瘢痕皆可覆蓋;
  • 乙醇提取強化了活血成分的局部滲透力,尤其適合表淺瘀血或皮膚損傷,體現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思維。

傳統服藥法


紅花5錢,當歸4錢,赤芍4錢,紫草3錢,60%乙醇500毫升。
活血,涼血,預防褥瘡。
將上藥泡入乙醇內4-5天。局部按摩擦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慢性肝硬化

相同名稱方劑


紅花酊,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藏紅花1兩,75%酒精10兩。 主治: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主治:扭傷血腫,大面積灼傷,瘢痕。

紅花酊, 出處:《中藥制劑匯編》。 組成: 紅花酊(《中藥制劑匯編》。)出處:《中藥制劑匯編》。組成:紅花5錢,當歸4錢,赤芍4錢,紫草3錢,60%乙醇500ml。主治:活血,涼血,預防褥瘡。 。 主治:活血,涼血,預防褥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