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澀湯

滑澀湯

HUA SE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50%
肝經 50%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滑澀湯中加入紅花,主要考量其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凝滯,對於滑膜炎、關節疼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滑澀湯主要針對關節疼痛、行動不便等症狀,紅花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關節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和疼痛,有助於恢復關節的靈活度。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滑澀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產後血積未絕,悶亂氣閉欲絕」,為產後惡露未盡、瘀血內阻所致急症。臨床特徵為:

  1. 血積未絕:產後惡露排出不暢,瘀血停滯胞宮,阻礙氣血運行。
  2. 悶亂氣閉:瘀血內阻,氣機逆亂,上衝心胸,輕則胸悶煩躁,重則神昏欲絕,甚則口噤不語。

此症屬「產後血暈」範疇,病機關鍵在瘀血壅滯、氣血逆亂,急需破血逐瘀、開閉通竅以救急。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紅花(胚子者)

  • 用量一兩:重用為君,取其破血逐瘀之力。紅花胚子(未完全成熟者)藥性峻烈,擅通瘀散結,較普通紅花更能速破壅積之血。
  • 活血通閉:針對「血積未絕」之病本,直接攻逐胞宮瘀血,疏通血脈,改善血瘀氣閉之勢。

2. 輔助配伍:酒煎服法

  • 酒二鐘煎藥:酒性辛熱,能溫通血脈,助紅花行散瘀滯,增強藥力達於病所;同時酒性升散,可開宣氣機,緩解「氣閉欲絕」之急。
  • 煎至一鐘:濃縮藥液以峻藥緩投,避免過度耗傷正氣。

3. 佐藥:烏梅湯二匙並服

  • 酸斂防耗:烏梅味酸,雖與紅花之辛散看似相反,實則寓「散中有收」之妙。產後多血虛,紅花破血恐傷正,烏梅可斂陰防血散過度,兼緩酒性之燥烈。
  • 生津開噤:若見「口噤」不開,烏梅酸甘化陰,潤燥生津,輔助疏通氣機,利於口服或灌服。

全方治療邏輯

  • 峻藥緩攻:以紅花為主力破血,酒煎增強藥效,烏梅佐制其峻烈,形成「破瘀不傷正」的配伍思維。
  • 標本兼顧:急則治標(破血開閉),兼顧產後體虛之本(烏梅斂護),避免祛邪過度。
  • 氣血並調:瘀血去則氣機自通,酒與烏梅一辛一酸,調暢氣機升降,助悶亂氣閉之症速解。

此方體現古代急救方「簡、峻、效」的特點,專為產後瘀血壅閉之急症而設。

傳統服藥法


紅花1兩(胚子者)。
酒二鐘,煎至一鐘,烏梅湯二匙並服。口噤,灌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滑澀湯, 出處:《醫統》卷八十五。 組成:紅花1兩(胚子者)。 主治:産後血積未絕,悶亂氣閉欲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