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毛丹

伐毛丹

FA MAO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4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肝經 28%
心經 14%
胃經 14%
肺經 14%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伐毛丹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是因為乳香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伐毛丹主治毛髮異常,而毛髮生長與氣血循環密切相關,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毛髮營養供應,有助於改善毛髮異常。
  2. 祛風止癢:乳香還具有一定的祛風止癢作用,能有效緩解因風濕、血瘀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狀。伐毛丹常用於治療因血瘀、風濕引起的毛髮異常,乳香的祛風止癢作用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伐毛丹中加入硇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腐蝕性: 硇砂為強鹼性物質,具強烈的腐蝕性,能有效去除毛髮,達到「伐毛」之效。
  2. 殺菌作用: 硇砂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能抑制毛囊周圍的細菌生長,減少感染風險,提高治療效果。

然而,硇砂具強腐蝕性,使用需格外謹慎,需由專業醫師開立處方並嚴格控制劑量,避免造成皮膚灼傷等副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伐毛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鼻毛粗長異常,痛不可忍」,為古代針對體毛(尤以鼻毛)生長過盛、粗硬且伴隨疼痛的局部症狀所設。其機理推測為調節體表毛竅氣血,促使異常毛髮脫落,緩解疼痛。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乳香(燈草拌炒)

    • 性味辛、苦、溫,歸心肝脾經,傳統以活血行氣、通絡止痛見長。燈草拌炒後,減其溫燥之性,增強輕清透散之效,可引藥力上行頭面,疏通鼻竅氣滯血瘀。鼻毛異常生長或疼痛,可能與局部氣血壅滯有關,乳香能改善微循環,緩解疼痛。
  2. 硇砂

    • 性味鹹、苦、辛溫,有毒,具腐蝕性,傳統用於消積軟堅、破瘀散結。其局部作用能軟化角質、分解異常組織,推測可弱化毛囊結構,促使粗硬毛髮脫落。與乳香配伍,一攻一活,共奏「伐毛」之效。
  3. 賦形與服法

    • 以米飯為丸,緩和硇砂烈性;空心服(空腹)使藥力速行,臨臥服(睡前)持續作用。滾水送下助藥力溫通,促使毛囊鬆動,毛髮自然脫落。

三、邏輯推論與治療原理

  • 「毛髮粗長異常」屬局部氣血失調,可能因風熱上攻、痰瘀滯竅,或毛囊角化過度所致。
  • 乳香行氣活血,解決氣滯血瘀之本;硇砂直接腐蝕毛根、軟堅散結,治其標。二者協同,從內疏通氣血,從外瓦解毛囊結構,達到「伐毛」效果。
  • 此方體現「以毒攻毒」「外病內治」思路,透過內服藥力作用於體表病灶,屬古代特殊療法。

四、潛在機轉假設

硇砂可能透過微量硫化物成分抑制毛囊代謝,乳香則調節局部發炎反應,合併作用使毛髮脫落。然此為推理,需進一步驗證。

綜上,伐毛丹以活血腐堅為核心,針對體毛異常生長之實證,反映古代對體表病灶的內治智慧。

傳統服藥法


乳香1兩(燈草拌炒),硇砂1兩。
上為末,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空心、臨臥滾水送下。自然退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伐毛丹, 出處:《串雅內編》卷四。 組成:乳香(燈草拌炒)1兩,硇砂1兩。 主治:鼻毛粗長異常,痛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