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十和粉

麝香十和粉

SHE XIANG SHI HE FE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7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肺經 17%
腎經 16%
心經 15%
胃經 12%
肝經 10%
膀胱經 5%
脾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麝香十和粉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因為硃砂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硃砂性寒,味甘,入心、肝經,可以清心火、明目,對熱病煩躁、失眠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硃砂還具有解毒和安神的功能,能夠緩解由於熱毒引起的焦慮和煩躁情況。在麝香十和粉中,硃砂的加入使整體方劑更具調理心神的效果,能夠提升其整體的療效。除了改善煩熱,硃砂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養心安神。在配方中,硃砂與其他成分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和諧的效果,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感受到心身的舒適。因此,硃砂的存在不僅豐富了方劑的組成,也增強了其治療的實用性。

麝香十和粉方劑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濕化痰: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壅盛、痰熱內擾所致的咽喉腫痛、咳喘痰多等症狀,文蛤能起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
  2. 配伍增效:文蛤與方劑中的其他藥物,如麝香、牛黃等,具有協同作用,能增強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療效。文蛤的利濕化痰作用,也有助於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功效。

麝香十和粉中包含密陀僧,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密陀僧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配合麝香等其他藥材,可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燒傷等症狀。

2. 收斂生肌: 密陀僧亦有收斂生肌之效,能促進傷口癒合,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改善創傷面癒合速度,減少感染。

因此,麝香十和粉中加入密陀僧,能夠加強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目的。

麝香十和粉中包含檀香,主要原因如下:

  1. 芳香開竅,醒神安神:檀香氣味芬芳,性溫和,具有開竅醒神、安神定志的功效,與麝香的開竅醒神作用相輔相成,有助於治療神志不清、昏迷、驚癇等症狀。
  2. 溫通經絡,行氣止痛:檀香具有一定的溫通經絡、行氣止痛作用,可配合麝香的活血化瘀功效,共同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檀香與麝香的配伍,相得益彰,共同發揮開竅醒神、溫通經絡、行氣止痛的功效,是麝香十和粉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麝香十和粉中含有麝香,乃因其具有極其珍貴的藥用價值。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解毒消腫之功效。

其獨特的香氣能通過鼻腔刺激嗅覺神經,達到醒腦開竅之效,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腦供血,有助於治療昏迷、中風等症狀。同時,麝香也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疾病。

麝香十和粉中加入寒水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止痛止癢:寒水石性寒,味甘鹹,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內蘊引起的疼痛、腫脹、瘙癢等症狀,寒水石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鎮靜安神,緩解痙攣:寒水石具有鎮靜安神、平肝熄風的作用。對於因肝火上炎、心神不寧引起的煩躁不安、失眠多夢、抽搐痙攣等症狀,寒水石可以起到鎮靜安神、緩解痙攣的作用。

總而言之,寒水石在麝香十和粉中發揮着清熱解毒、止痛止癢,以及鎮靜安神、緩解痙攣的功效,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麝香十和粉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要治療「頭風證」。頭風在古代中醫指反覆發作的頭痛,多因風邪入侵、氣血鬱滯,或兼夾痰濕、寒熱所致,症狀包括頭痛劇烈、眩暈、脹悶,甚至伴隨惡心、嘔吐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外用收斂與清熱

    • 官粉(水飛鉛粉)、蛤粉:均為礦物藥,質地細膩,能收斂瘡瘍、吸附分泌物,適用於頭面部外用,緩解因風熱或濕毒引起的皮膚不適。
    • 密陀僧(氧化鉛)、寒水石:具清熱解毒、收濕斂瘡之效,可減輕頭皮或面部因風熱或濕邪導致的紅腫燥癢。
  2. 活血通絡、散風止痛

    • 朱砂、鷹條:朱砂安神鎮靜,鷹條(鷹類糞便化石)古方認為可祛風散結,二者合用調理頭部氣血滯澀。
    • 檀香:辛香走竄,行氣止痛,助藥力透達經絡,改善頭部氣血運行。
  3. 芳香開竅、引藥上行

    • 麝香、冰片(腦):芳香透絡力強,能開竅醒神、散鬱通滯,直接作用於頭面,迅速緩解頭風引起的脹痛與昏沉。
    • 紫粉(推測為紫草或礦物紫粉):可能用於調色,或兼清血分熱毒。

可能功效與機理推論

此方為外用散劑,通過以下途徑發揮作用:

  • 局部吸收:礦物粉與芳香藥直達頭皮或鼻腔粘膜,收濕斂瘡、鎮靜清熱,改善頭風伴隨的皮膚或黏膜不適。
  • 氣味療法:麝香、檀香等辛香藥揮發,刺激嗅覺經絡(如足厥陰肝經上行至巔頂),調節氣機,緩解頭痛。
  • 色療象徵:方劑調至「桃花色」,符合中醫五行理論(紅入心,心主血脈),暗示其改善頭面氣血循環的意圖。

總結

此方以礦物藥收斂清熱為基礎,輔以芳香藥通竄開鬱,針對頭風證的外邪鬱閉、氣血不暢病機,體現「外治透邪」的思路,適合風痰濕熱膠結所致的頑固頭痛。

傳統服藥法


官粉1袋(水飛),朱砂3錢,蛤粉(白熟者,水飛)、密陀僧5錢,鷹條2錢,檀香5錢,腦少許,麝少許,寒水石粉(和腦麝同研),紫粉少許用之。
上藥各為細末。和勻,入腦麝,顏色似桃花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麝香十和粉, 出處:《醫方類聚》卷八十一引《閨閣事宜》。 組成:官粉1袋(水飛),朱砂3錢,蛤粉(白熟者,水飛)、密陀僧5錢,鷹條2錢,檀香5錢,腦少許,麝少許,寒水石粉(和腦麝同研)、紫粉少許用之。 主治:頭風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