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華山石刻散中加入旱蓮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降火,清熱明目: 旱蓮草性寒,味甘微苦,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清熱明目的功效。對於肝腎陰虛,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 補腎益精,烏髮黑髮: 旱蓮草亦有補腎益精、烏髮黑髮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腎虛所導致的頭髮早白、脫髮等症狀。
因此,華山石刻散中加入旱蓮草,可有效地改善因肝腎陰虛、肝火上炎所引起的目疾,並兼具補腎烏髮的功效。
華山石刻散中包含茜草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涼血止血: 茜草根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此方中,茜草根可幫助清熱涼血,止血消腫,尤其適用於熱毒瘀血所致的出血症狀。
- 活血化瘀: 茜草根還具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瘀滯,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華山石刻散中加入茜草根,有助於清熱涼血、止血化瘀,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華山石刻散中加入蠶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消腫:蠶砂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其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排除多餘水分,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 驅蟲止癢:蠶砂還具有驅蟲止癢的作用。其能殺滅體內寄生蟲,並抑制其生長繁殖,適用於因蟲積或蟲咬引起的皮膚瘙癢、腹痛等症狀。
因此,華山石刻散中加入蠶砂,可發揮利水消腫、驅蟲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華山石刻散中含有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經,具有燥濕止癢、收斂固澀的功效。對於濕熱蘊結,皮膚瘙癢,或濕疹、瘡瘍等症狀,白礬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 殺蟲止痛:白礬還有殺蟲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療濕瘡、疥瘡、蟲咬等皮膚病。
因此,白礬在華山石刻散中,起到燥濕止癢、殺蟲止痛的功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華山石刻散中使用大青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大青鹽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方中加入大青鹽,可針對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 引藥下行: 大青鹽味鹹,可引藥下行,使藥力直達病所。方中其他藥材如石膏、知母等,多為清熱涼血之品,大青鹽的加入,可助藥力向下,更有效地治療熱毒蘊結於下焦的病症。
華山石刻散中包含皁莢,主要是利用其 祛痰止咳 和 消腫止痛 的功效。皁莢味苦甘,性寒,入肺、脾經。其皁苷成分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此外,皁莢亦具有消腫止痛的特性,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腫痛等症。因此,將皁莢加入華山石刻散中,有助於增強其化痰止咳、消腫止痛的療效,達到治療目的。
華山石刻散中包含訶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收斂止瀉:訶子味酸澀,性寒,具有收斂止瀉之功效,能固腸止瀉,對於因脾虛濕盛或腸滑不固引起的腹瀉,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二、清熱解毒:訶子亦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腹痛、腹瀉、痢疾等症狀,亦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華山石刻散中加入訶子,可發揮收斂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腹瀉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華山石刻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專治「髭髮黑白及牙齒諸疾」,其核心作用在於「烏髭鬢」(即黑髮)、固齒。古代醫家認為鬚髮早白、牙齒鬆動多與腎虛精虧、血熱風燥或牙齦濕毒有關。本方通過外用法,直接作用於口腔及毛根,兼具染黑、清潔、收斂之效,屬「外治固髮護齒」之方。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清熱涼血以固髮根
- 旱蓮草:補腎陰、涼血烏髮,富含黑色素前驅物,外塗可染髮。
- 茜草根:活血涼血,古人用其紅色汁液染髮,可能助色素沉澱。
- 雞腸草(即鵝不食草):祛風散熱,局部刺激以促毛囊氣血流通。
清潔解毒以護牙齦
- 白礬:燥濕止血,收斂牙齦,抑菌防腐。
- 晚蠶砂:祛風除濕,含酵素或可分解牙垢。
- 不蛀皂莢:清潔力強,去油汙、殺蟲止癢,減少牙菌附著。
固澀防腐以堅齒
- 訶子:含鞣質收斂牙齦,抗菌防蛀。
- 青鹽:清火涼血,研磨潔牙,抑菌緩牙痛。
煅製增效
全方煅炭後,礦物質更易附著齒面,形成保護層;煅旱蓮草等炭藥或增強吸附色素能力,使白髮漸染成黑。
配伍特點
- 外治直達病所:藥末摩擦牙齦及毛囊,刺激局部循環,藥物滲透。
-「 清潔—染黑—加固」三階作用:先以皂莢、蠶砂去油汙,次以旱蓮草、茜草染色,終以白礬、訶子收斂固澀。 - 煅炭存性:高溫減藥物寒性,保留礦物質與色素成分,適合長期外用。
此方體現古代「以色治色」(如黑藥烏髮)、「以外治內」(牙疾與腎相關卻外治)的思維,結合物理清潔與藥理作用,為典型傳統護髮固齒外用方。
傳統服藥法
雞腸草、旱蓮草、茜草根、晚蠶砂、白礬、青鹽、不蛀皂莢、訶子各等分。
烏髭鬢。
如麻豆大。入瓶子內,外用鹽泥固濟,口上留一竅,如皂子大,用木炭5斤煅之,煙盡為度,杵為細末。
每日2-3次揩牙,少時用漿水漱口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補腎、烏髭黑髮、固齒明目的功效,適用於髭鬓黑白及牙齒諸疾。但本方性寒,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華山石刻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一。 組成:雞腸草、旱蓮草、茜草根、晚蠶砂、白礬、青鹽、不蛀皂莢、訶子各等分。 主治:烏髭鬢。主治:髭鬢黑白及牙齒諸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