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蓮草性甘、酸、微寒。主治補肝腎陰、涼血止血
茜草根性。主治行血止血、通經活絡、止咳祛痰。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經閉、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瘀滯腫痛、黃疸、慢性氣管炎。
蠶砂性。主治祛風除濕、和胃化濁、活血通經。主風濕痺痛、肢體不遂、風疹瘙癢、吐瀉轉筋、閉經、崩漏
白礬性酸澀、寒、有毒。主治祛痰燥濕、解毒殺蟲、止瀉止血。主中風、癲癇、喉痹、疥癬濕瘡、癰疽腫毒、水火燙傷、口舌生瘡、爛弦風眼、聤耳流膿、鼻中息肉、瘡痔疼痛、崩漏、衄血、損傷出血、久瀉玖痢、帶下陰癢、脫肛、子宮下垂。
大青鹽性鹹,寒,無毒。主要功效瀉熱;涼血;明目;潤燥。主尿血;吐血;齒舌出血;目赤腫痛;風眼爛弦;牙痛;大便秘結
皂莢性辛、鹹、溫、有毒。主治祛風痰、除濕毒、殺蟲。 治中風口眼歪斜、頭風頭痛、咳嗽痰喘、腸風便血、下痢噤口、癰腫便毒、瘡癬疥癩。
訶子性味苦、酸、澀、平。主治澀腸止瀉、斂肺止咳、利咽開音。用於久瀉久痢、便血脫肛、肺虛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啞。
華山石刻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一。 組成:雞腸草、旱蓮草、茜草根、晚蠶砂、白礬、青鹽、不蛀皂莢、訶子各等分。 主治:烏髭鬢。主治:髭鬢黑白及牙齒諸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