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笑丸

SHI XIAO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一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2.8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21%
肝經 21%
膀胱經 12%
腎經 12%
胃經 12%
心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失笑丸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止痛: 茴香味辛、性溫,具有理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失笑丸作為治療胃痛、腹痛等症的方劑,茴香可以幫助緩解因氣滯、寒凝引起的疼痛,改善胃腸功能。
  2. 助消化: 茴香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可以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對於胃腸功能不佳,消化不良的患者,茴香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失笑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調經,改善氣血運行:失笑丸多用於治療婦女因氣血不足導致的失笑症,而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能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有助於緩解失笑症的症狀。
  2. 養心安神,舒緩精神緊張:失笑丸除了針對氣血不足外,也需兼顧精神因素,當歸能養心安神、舒緩精神緊張,有助於改善患者情緒波動,緩解失笑症的發作。

因此,失笑丸中加入當歸,能從補血、調經、養心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改善失笑症的症狀。

失笑丸中包含狗脊,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腎壯陽,強健筋骨: 狗脊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效。失笑丸主治腎虛腰痛、陽痿早洩、精關不固等症狀,而狗脊正好可以補腎壯陽,增強腎氣,從根本上改善這些症狀。
  2. 固本培元,提升體質: 失笑丸中包含多種補益藥材,如肉桂、鹿茸等,狗脊的加入,可以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共同發揮固本培元、提升體質的作用,加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失笑丸中包含蕪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止笑止哭: 蕪荑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止笑止哭的功效。失笑丸主治因肝氣鬱結所致的笑話無端,或喜怒無常,哭笑不止等症狀,而蕪荑能疏解肝氣鬱結,使肝氣平和,從而達到止笑止哭的目的。
  2. 平肝熄風,安神定志: 蕪荑還具有平肝熄風、安神定志的功效。對於因肝風內動所致的笑話無端,或神志恍惚、心神不寧等症狀,蕪荑能平息肝風,安定神志,使患者恢復正常神經狀態。

主治功效


失笑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根據古文記載,失笑丸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九種心痛: 古代泛指多種心胃疼痛的病症,可能包括現代醫學中的胃脘痛、胸痹等。
  • 瘀血作痛: 瘀血停滯導致的疼痛,特點是痛如針刺、拒按、痛處固定不移,可伴有腹部包塊(兒枕痛、癥瘕)。
  • 兒枕痛: 產後子宮內瘀血凝滯導致的小腹疼痛,疼痛劇烈,拒按。
  • 胞衣不下: 胎兒娩出後,胎盤滯留宮腔,不能排出。
  • 惡露不絕: 產後惡露持續時間過長,淋漓不盡,若因瘀血阻滯導致,可伴有腹痛拒按。
  • 產後血暈: 產後出現的頭暈、昏厥等症狀,若因瘀血上攻導致,可伴有胸腹脹痛拒按。
  • 產後發狂、譫語: 產後出現的精神失常症狀,若因敗血上衝導致,可伴有胸腹脹痛、惡露不行。
  • 虛痞惡食: 因脾胃虛弱、氣機阻滯導致的胃脘痞滿、食慾不振、噁心等症狀。
  • 癥瘕、癖塊: 腹內結塊,或硬或軟,或痛或不痛,推之不移或可移動的病症。

治療原理

原方失笑丸的組成為:茴香、當歸、狗脊、蕪荑。後世醫家多用五靈脂、蒲黃。

從藥物組成分析,失笑丸的治療原理主要為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經散寒、消積殺蟲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五靈脂(後世加用): 苦、鹹、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的功效,為治療瘀血作痛的要藥。
    • 蒲黃(後世加用): 甘、平,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收斂止血的功效,與五靈脂配伍,增強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
    • 當歸: 甘、辛、溫,入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促進瘀血消散。
    • 茴香: 辛、溫,入肝、腎、脾、胃經,具有溫腎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協助活血藥物運行,增強止痛的效果。
  2. 溫經散寒:

    • 茴香: 溫腎散寒,可溫暖胞宮,促進瘀血排出。
    • 狗脊: 苦、甘、溫,入肝、腎經,具有溫腎壯陽、強腰膝的功效,可溫補腎陽,協助散寒。
  3. 消積殺蟲:

    • 蕪荑: 辛、苦、溫,有小毒,入脾、胃經,具有殺蟲消積、驅風除濕的功效,可治療蟲積腹痛、癥瘕積聚等症狀。

總結

失笑丸以活血化瘀藥物為主,配伍溫經散寒、行氣止痛、消積殺蟲之品,針對瘀血停滯、氣機阻滯的病機,達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經散寒、消積殺蟲的效果。通過促進瘀血排出,緩解疼痛,改善九種心痛、瘀血作痛、兒枕痛、胞衣不下、惡露不絕等症狀。

後世醫家將原方中的茴香、當歸、狗脊、蕪荑改為五靈脂、蒲黃,增強了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使失笑丸更偏重於治療瘀血阻滯引起的各種痛症,特別是婦科的瘀血病症。

從古文記載來看,失笑丸的應用非常廣泛,除了主要治療的瘀血疼痛外,還可根據具體病情加減運用於治療其他相關的症狀。例如:

  • 治療胞衣不下: 常與歸芎湯、花蕊石散、牛膝散等方劑合用。
  • 治療產後血暈: 常與歸芎湯、歸薑飲等方劑合用。
  • 治療產後發狂: 常與澤蘭湯、安神定志丸、歸脾湯等方劑合用。
  • 治療惡露不絕: 常與逍遙散、歸脾湯、八珍湯、歸芎湯等方劑合用。
  • 治療虛痞惡食: 常與枳實黃連丸、二陳加二術渣芎湯等方劑合用。

因此,在臨床應用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靈活運用。

傳統服藥法


茴香1字,當歸1兩,金毛狗脊1兩,蕪荑1兩。
上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先用油滾過,熱醋送下;男子冷水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心肌炎心臟病心臟痛心絞痛神經性厭食症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風濕性心臟病食慾不振

相同名稱方劑


失笑丸,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茴香1字,當歸1兩,金毛狗脊1兩,蕪荑1兩。 主治:九種心痛。

失笑丸, 出處:《蘭室秘藏》卷上。 組成:乾生薑2錢,炙甘草2錢,麥糵面2錢,白茯苓2錢,白朮2錢,半夏曲3錢,人參3錢,厚朴4錢(炙),枳實5錢,黃連5錢。 主治:開胃進飲食。主治:右關脈弦,心下虛痞,惡食懶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