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荽丹

胡荽丹

HU SUI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肺經 25%
脾經 25%
肝經 25%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胡荽丹方劑中包含胡荽,主要是因為胡荽具有以下兩方面的藥用價值:

  1. 解毒消腫,散寒止痛: 胡荽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解毒消腫、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外感風寒、頭痛鼻塞、脘腹冷痛等症狀,胡荽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芳香健胃,開胃消食: 胡荽的芳香氣味能促進唾液分泌,增進食慾,對於胃氣不和、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良好的開胃消食功效。

因此,胡荽作為藥用植物,其解毒消腫、散寒止痛、芳香健胃等功效,使其成為胡荽丹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反胃:古代醫籍所載「反胃」主要指食後脘腹脹滿、嘔吐不化之食,甚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病因多與脾胃虛寒、氣逆不降相關。此症類似於現代醫學的「胃食道反流」或「胃功能性障礙」。
胡荽丹以烏雞配伍胡荽子,屬食療方劑,古人取其溫補脾胃、降逆止嘔之效,針對虛寒型反胃而設。烏雞性甘溫,傳統認為能補虛勞、益氣血;胡荽子(即芫荽子)辛溫,具芳香健胃、行氣止嘔之功。兩者合用,溫中補虛與行氣降逆並行,契合反胃之病機。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烏雞

    • 補虛奠基:烏雞為血肉有情之品,古人視為滋養強壯之藥,尤其適合久病體虛、脾胃衰弱者。其性溫而不燥,能補益中焦,助脾胃恢復運化機能。
    • 載藥上行:烏雞作為食材載體,使胡荽子之藥性隨食入胃,緩解嘔逆。
  2. 胡荽子

    • 辛溫行氣:胡荽子辛香走竄,能通利膈脘之氣滯,解除脾胃氣機壅塞,改善呃逆嘔吐。
    • 溫胃止嘔:其揮發油成分(如芳樟醇)可刺激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緩解因寒凝氣滯導致的反胃。
  3. 配伍邏輯

    • 標本兼治:烏雞治本(補虛),胡荽子治標(行氣止嘔),體現「虛者補之、逆者降之」的治療思路。
    • 協同增效:烏雞的滋膩性可能被胡荽子辛散之性調和,避免補而呆滯,共奏溫通之效。

三、可能作用機轉推論

  • 改善消化功能:胡荽子揮發油可促進胃排空,減少食物滯留;烏雞的優質蛋白質提供營養支持,修復胃黏膜。
  • 調節自主神經:胡荽子的芳香成分可能通過神經反射調節胃腸蠕動節律,緩解痙攣性嘔吐。

此方簡約而符合中醫「藥食同源」理念,體現古代以食療調治慢性病的智慧。唯其功效強弱與患者體質密切相關,臨床運用須辨證準確。

傳統服藥法


烏雞1只(令淨), 胡荽子適量。
胡荽子入雞縫之,煮熟食之。不效,再如法服食1只烏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胡荽丹, 出處:《脈因證治》卷下。 組成:烏雞1隻(令淨),胡荽子適量。 主治:反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