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通腸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行氣消積: 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其具有行氣消積、燥濕化痰的功效,可有效解決因氣滯、痰濕阻滯腸道所致的便祕。
- 降逆止嘔: 厚朴能降逆止嘔,對於因腸道蠕動減慢,氣機逆亂引起的嘔吐症狀,也有緩解作用。
因此,厚朴作為通腸丸的組成部分,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排除積滯,改善便祕,同時也能減輕嘔吐等不適。
通腸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助藥力行: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逆的作用。通腸丸多用於寒邪凝滯、腸胃不暢所致的便祕,加入生薑可以溫暖腸胃,促進藥物流通,增強藥效。
2. 和胃降逆,緩解嘔吐: 部分患者在服用通腸藥物後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而生薑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可以緩解這些症狀,提高患者的服藥順應性。
通腸丸中加入豬胰,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化積:豬胰富含胰蛋白酶等消化酶,可有效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促進消化吸收,對於食積停滯、腹脹便祕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清熱解毒:豬胰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緩解因食物積滯引起的發熱、口渴、腹痛等症狀,並能有效去除腸道內的毒素。
因此,通腸丸中加入豬胰,既能促進消化,又能清熱解毒,對於治療便祕等腸道疾病具有較好的效果。
主治功效
通腸丸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通腸丸,顧名思義,主治大腸乾結不通。根據《雞峯普濟方》記載,其組成僅為厚朴與豬胰,二藥等分,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劑,以生薑水送服。此方劑針對的是大腸燥結,並無其他併發症狀者。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劑的治療機理,主要在於厚朴與豬胰的協同作用:
厚朴: 方中厚朴具有行氣消脹、除濕健脾之功。大腸不通,往往與氣機阻滯、濕邪停聚有關。厚朴辛溫,能疏通腸道氣機,排除濕濁,從而緩解腸道痙攣,促進腸蠕動,利於通便。 經生薑汁處理的厚朴,更能減輕其峻猛之性,使其作用溫和。
豬胰: 豬胰味甘,性平,具有滋陰潤燥、補虛化痰的功效。大腸乾結,常因津液不足、腸道乾燥所致。豬胰入藥,能滋潤腸道,軟化大便,使大便排出順利。 此外,豬胰還有補虛的作用,對於因氣虛導致腸蠕動不足者,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生薑水送服,則發揮了生薑的解表散寒、溫胃止噁的功效。溫暖腸胃,有助於藥物吸收和藥效發揮,並可緩解因大便不通引起的腹部不適。
綜上所述,《雞峯普濟方》所載通腸丸,以厚朴行氣消脹、除濕健脾,豬胰滋陰潤燥為主,配合生薑溫胃助藥力,治療大腸乾結不通,其機理是疏通氣機,潤澤腸道,從而促進排便。 與其他文獻中所見複雜的通腸丸組成不同,此方簡潔有效,針對性強,適用於單純性大腸乾結者。 其他文獻記載的通腸丸,藥物組成複雜,功能也更多樣,治療的範圍可能更廣,但其基本原理與此方劑的思路相通,均在於疏通氣機,潤澤腸道,促進排便。
傳統服藥法
厚朴(去皮,生薑汁和膏,焙乾,為細末)、豬胰等分。
上用豬胰同和成膏,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生薑水送下,湯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服用本方劑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本方劑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孕婦慎用。 本方劑含有厚朴,厚朴有毒,不宜過量服用。 本方劑含有生薑,生薑有發散作用,不宜與溫熱性藥物同用。 本方劑含有豬胰,豬胰有消食化積的作用,不宜與寒涼性藥物同用。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服用本方劑期間,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腸丸, 出處:《雞峰》卷十三。 組成:厚朴(去皮,生薑汁和膏,焙乾,爲細末)、豬胰等分。 主治:大腸乾結不通。
通腸丸,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三。 組成:忍冬藤、歸尾、白芷、皂角刺、乳香、沒藥、甘草、苡仁、花粉。 主治:腸癰,膿未成者。
通腸丸, 出處:《醫學六要》卷五。 組成:大黃(酒浸)2兩,滑石(飛研)2兩,陳皮(去白)1兩5錢,厚朴(薑汁制)1兩5錢,人參1兩,當歸1兩,貫眾(去毛)1兩,乾漆(炒煙盡)1兩,木香7錢5分,檳榔7錢5分,三棱(煨)5錢,蓬朮(煨)5錢,川芎5錢,薄荷5錢,玄明粉5錢,雄黃5錢,桃仁泥5錢,甘草5錢。 主治:反胃噎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