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加減錫類散

XIN DING JIA JIAN XI LE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科綱要》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2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20%
胃經 12%
膽經 11%
肺經 10%
三焦經 6%
脾經 6%
大腸經 6%
心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肺經
三焦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新定加減錫類散方中包含「人中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人中白味甘微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等症狀,人中白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與方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2. 活血化瘀:人中白亦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散瘀血,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新定加減錫類散中加入牛黃,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鎮驚止痙之效。

牛黃為牛膽結石,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其清熱解毒之力,可瀉心火、清肝熱,並可解毒消腫;開竅醒神之效,可治神昏譫語、中風昏迷;鎮驚止痙之效,可治小兒驚風、癲癇發作。

因此,加入牛黃可增強方劑清熱解毒、鎮驚止痙之效,並有助於開竅醒神,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之目的。

新定加減錫類散中加入黃連,主要是為了其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心瀉火、燥濕止瀉、解毒消腫的作用。方劑中加入黃連,可以有效地清熱瀉火,降解體內熱邪,同時也能抑制腸道菌羣的異常繁殖,達到止瀉的效果。此外,黃連的燥濕功效也能有效地緩解濕熱引起的腹瀉。因此,黃連是新定加減錫類散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於治療熱證腹瀉等症狀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定加減錫類散中含有雄黃,主要原因如下:

  1.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具有解毒殺蟲之效,對於因濕熱、蟲毒引起的皮膚病、瘡瘍、疥癬等疾病,能起到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作用。
  2. 燥濕止癢: 雄黃亦能燥濕止癢,對於因濕邪、熱毒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疾病,能起到祛濕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

因此,新定加減錫類散中加入雄黃,是基於其解毒殺蟲、燥濕止癢的藥理作用,以達到治療皮膚病的功效。

新定加減錫類散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潤肺化痰、清熱解毒的功效。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能清肺熱、化痰止咳,對於風熱犯肺、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此外,川貝母還有解毒作用,可以緩解由外感熱邪引起的發熱、口渴等症狀。因此,在需要清熱化痰、解毒止咳的方劑中,加入川貝母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新定加減錫類散中加入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解鬱,活血化瘀:鬱金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鬱金,旨在疏肝解鬱,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鬱金性溫,可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之性過重,損傷脾胃。同時,鬱金的活血化瘀作用,可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新定加減錫類散方劑功效分析

新定加減錫類散,源自《瘍科綱要》張山雷所載之錫類散,主治咽喉腐爛、口疳、牙疳、舌瘡等症。其組成藥物包括人中白、牛黃、黃連、雄黃、川貝母、鬱金等,通過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消腫殺蟲等多方面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方劑組成及藥物功效分析:

  • **人中白:**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以其清熱解毒之性,針對咽喉腐爛等症狀,拔除病邪。其寒性也平衡了方中其他藥材的燥熱之性,避免傷陰。

  • **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作用。牛黃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炎症,同時鎮驚安神能緩解因疼痛或感染引起的煩躁不安。張山雷在方劑改良中,更指出廣東牛黃也可替代西牛黃,功效相近而價格較低,體現了其重視療效而非一味追求昂貴藥材的務實態度。

  • **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其苦寒之性,可瀉除體內鬱熱,對於咽喉、口腔潰瘍等熱毒蘊結之症,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

  •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殺蟲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雄黃用於殺滅可能引起的口腔感染的蟲類及細菌,同時燥濕止癢的作用也能改善口腔潰瘍伴發的乾燥不適。

  • **川貝母:**性涼,味苦甘,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散結的功效。雖然咽喉腫痛並非單純肺系疾患,但川貝母的化痰作用能有效清除痰濁,減輕咽喉腫脹,輔助清熱解毒。

  • **鬱金:**性寒,味苦辛,具有活血止痛、清熱涼血的功效。鬱金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並緩解疼痛。

治療原理分析:

新定加減錫類散治療咽喉腐爛、口疳、牙疳、舌瘡等症,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兩個方面。方中多味藥材共同作用,清泄體內積熱,殺滅病邪,促進局部組織修復。人中白、牛黃、黃連等藥材清熱解毒之力為主,雄黃殺蟲解毒,川貝母化痰消腫,鬱金活血止痛,藥物配伍,協同作用,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張山雷根據原方進行改良,捨棄了難以磨細且效果存疑的藥材,更換為藥性相近且易於取得的藥物,凸顯了其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也更符合實際應用需求。 其改良後的方劑,在清熱解毒的基礎上,更注重活血化瘀,促進組織修復,提高了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新定加減錫類散通過多種中藥的協同作用,有效地治療咽喉及口腔的熱毒感染性疾病,其方劑的改良也體現了古代醫家對臨牀實踐的重視和不斷探索的精神。

傳統服藥法


漂淨人中白2兩,西牛黃5錢,老月石2兩,雞爪川連1兩,明雄黃1兩5錢,真川貝8錢,廣鬱金8錢,金余灰(即人指甲,洗淨,炒松,弗焦,研細)6錢,上梅片4錢。
各為極細末,和勻。
點患處。極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辛、苦、寒,有毒,孕婦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舌頭痛牙齦潰爛舌上出血舌體表面潰破

相同名稱方劑


新定加減錫類散, 出處:《瘍科綱要》。 組成:漂淨人中白2兩,西牛黃5錢,老月石2兩,雞爪川連1兩,明雄黃1兩5錢,真川貝8錢,廣鬱金8錢,金餘灰(即人指甲,洗淨,炒松,弗焦,研細)6錢,上梅片4錢。 主治:咽喉腐爛,及口疳、牙疳、舌瘡。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