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老膏

國老膏

GUO LAO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事》卷六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5%
心經 25%
肺經 25%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國老膏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國老膏中可能含有較多藥性較烈或偏寒涼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起到調和藥性,使藥性更平和,減少對人體的刺激和副作用。
  2. 補益脾胃: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功效。國老膏可能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病症,加入甘草可以起到補益脾胃,增強體質的作用,提高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國老膏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癰疽」,尤其因長期服用丹石剛劑(如金石類丹藥)所致之丹毒發作。其症狀特徵為:

  1. 病位:發於背,形如湯火灼傷,患處細密疹瘰無數。
  2. 病勢:赤色暈圈蔓延擴散,發作時伴隨異常劇渴。
    此證乃燥熱毒性內蘊,外發肌膚所致,屬金石熱毒攻心、血分熾熱之象。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君藥:橫紋甘草

    • 藥性:甘平,生用偏涼,具清熱解毒之效。
    • 關鍵作用
      • 「消腫逐毒」:直接針對癰疽腫毒,化解局部熱鬱。
      • 「解燥藥丹劑之毒」:金石丹藥性燥烈,甘草甘緩潤燥,中和其毒性,避免熱毒內攻臟腑。
    • 製法深意
      • 捶碎浸漬、絹濾慢熬,取其甘潤之精華,熬膏後藥力濃縮,更增濡養解毒之效。
  2. 治療原理

    • 清熱解毒:甘草生用涼潤,能清血分熱毒,抑制癰疽赤暈蔓延。
    • 緩急生津:劇渴乃熱毒耗傷陰津,甘草甘緩補脾,間接助津液化生。
    • 外毒內解:透過「甘以緩之」的特性,使外發之丹毒熱勢得降,避免內陷心營。

綜論
此方單用甘草,看似簡便,實則「一藥成方」,集中藥力於解毒緩急。其針對之證,屬內生燥毒(丹石)與外發熱毒(癰疽)交熾,故以甘涼托毒外出,兼護中焦,體現「大病需緩治」之思維。

傳統服藥法


橫紋甘草1斤。消腫逐毒,解燥藥丹劑之毒。
上藥擘開捶碎,用水1鬥,浸二宿(夏浸一宿),挼細,夾絹濾去滓,入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
上藥分作3服,每發以溫酒半升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癤和癰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國老膏, 出處:《瘍科捷徑》卷中。 組成:當歸3兩,甘草3兩。 主治:懸癰。

國老膏, 出處:《本事》卷六。 組成:橫紋甘草1斤。 主治:消腫逐毒,解燥藥丹劑之毒。主治:癰疽。素服丹石剛劑,而致丹毒發,生於背,形如湯火所傷,細癗無數。赤暈延開,發時其渴非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