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心丸

控心丸

KONG XI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4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6%
脾經 26%
肺經 23%
膀胱經 13%
肝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控心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心悸、焦慮等症狀。其中包含的天南星,其主要作用是潤肺化痰和平肝息風。天南星可促進氣血循環,有助於改善因心神不安引起的心悸症狀。

首先,天南星具有疏通經絡的功能,可以驅散體內淤血和痰濕,進而調理心臟的運行。由於心臟是人體的主要器官之一,其健康直接影響情緒和神經系統的穩定。而當這些經絡不暢時,便容易引發心悸等不適。

其次,天南星還具有一定的鎮靜作用,能夠幫助緩和焦慮情緒,改善睡眠質量,使得心神回歸平靜狀態。因此,天南星的成分在控心丸中的使用,恰當地協調了心、肝、脾三脈的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以上因素均使得天南星成為控心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控心丸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心解熱,疏散風熱: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止癢止痛的功效。控心丸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心煩等症,這些症狀往往與心火亢盛、心神不寧有關,薄荷的清熱解熱作用可以幫助平息心火,疏散鬱熱,使心神安定。
  2. 開竅醒神,改善心神不寧:薄荷具有芳香開竅的功效,可以通達心竅,改善心神不寧,緩解焦慮不安等情緒。對於因心神不寧導致的失眠、健忘等問題,薄荷的開竅醒神作用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效果。

「控心丸」方劑中加入「地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平肝,熄風定驚: 地龍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平肝、熄風定驚之效。對於肝火上炎、心神不寧、驚悸不安等症狀,地龍能有效平息肝火,安定心神,起到控制心神的作用。
  2. 通絡化瘀,活血化痰: 地龍具有通絡化瘀、活血化痰的功效。當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導致心神失常時,地龍能疏通血脈,化解瘀血,改善血液循環,並化解痰濕,有助於恢復心神穩定。

總之,地龍在「控心丸」方劑中起到清熱平肝、熄風定驚、通絡化瘀等多重作用,有助於控制心神,改善心血管疾病相關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控心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驚風發熱,涎盛,喉內嗚」,屬小兒驚風範疇。其證以痰熱壅盛、風痰上擾為核心:

  1. 驚風發熱:外感風熱或內生痰熱引動肝風,出現抽搐、神昏。
  2. 涎盛:痰涎壅塞,反映「脾虛生痰」或「熱極灼津成痰」之病機。
  3. 喉內嗚:痰阻氣道,風痰搏結咽喉,發出嗚嗚聲響,甚則窒塞。

此方針對「風、熱、痰」三者交織之證,以化痰息風為主,兼清熱開竅。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天南星(炮)

    • 性味辛溫,炮製後燥烈之性稍減,專入肺脾經。
    • 核心作用為「祛風化痰」,尤善治風痰壅盛之驚癇。《本草綱目》載其「主中風痰壅,口噤身強」,此處用其平息肝風、滌痰開閉之力。
  2. 乾薄荷末

    • 辛涼透散,清輕上浮,能「疏風熱、利咽喉」。
    • 一則助南星散外風、透邪熱;二則薄荷湯送服,引藥上行至咽喉頭面,緩解喉嗚;三其涼性可制南星溫燥,防助熱傷津。
  3. 活地龍(蚯蚓)

    • 取其「息風通絡、清熱定驚」之效。《千金方》多用治小兒驚風。
    • 地龍唾液與南星同用,增強化痰息風之效。地龍性寒,既解熱毒,又通經絡,助痰涎下行。
  4. 白麵為丸

    • 取其甘緩和中,調和藥性,避免峻藥傷胃。
    • 麻子大之小丸,符合小兒用藥「量少易服」原則。

配伍邏輯

  • 痰熱並治:天南星化痰為主,地龍清熱為輔,薄荷既散風熱又引經。
  • 動靜結合:地龍蠕動之性配薄荷輕揚,助痰涎流動外達;南星沉降之性固守中焦,杜絕生痰之源。
  • 標本兼顧:急則治標(豁痰開閉),緩則治本(地龍通絡防風痰再聚)。

此方體現「痰消則風熄,熱清則神安」之理,契合小兒「易驚、易痰、易熱」之生理特點。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1個(炮末),乾薄荷末1錢,大活地龍9條(入南星末令卷涎出盡,取星未用)。
上用白麵少許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5丸,薄荷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控心丸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控心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四引《仁存方》。 組成:天南星1個(炮末),乾薄荷末1錢,大活地龍9條(入南星末令卷涎出盡,取星未用)。 主治:驚風發熱,涎盛,喉內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