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鬱流氣散

開鬱流氣散

KAI YU LIU Q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0.3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肺經 22%
心經 22%
大腸經 11%
腎經 11%
脾經 11%
肝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開鬱流氣散」方中加入槐花,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槐花性涼,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作用。

方中以槐花配伍其他清熱解鬱、理氣止痛藥物,旨在疏肝理氣,清熱涼血,止痛止血,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脅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口苦咽乾等症狀。

「開鬱流氣散」中包含「遠志」,主要原因如下:

  1. 解鬱安神: 遠志味甘苦,性溫,入心、肺經,具有解鬱安神、開竅醒神的功效。其能疏解心胸鬱結,緩解情緒低落、精神不振,幫助患者舒暢心情,改善睡眠。
  2. 化痰止咳: 遠志亦具化痰止咳之效,可幫助痰濁鬱結者,理氣開鬱,使痰液易於排出,緩解咳嗽咳痰等症狀。

因此,遠志在「開鬱流氣散」中起著解鬱安神、化痰止咳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能有效治療胸悶氣滯、鬱結不舒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乳硬如石,屬中醫「乳岩」「乳癖」範疇,多因情志鬱結、氣滯血瘀,或痰凝經絡所致。此方以「開鬱流氣」為名,重在疏解肝鬱、通暢氣機,兼散結消腫,針對乳房結塊堅硬如石之證,推測其病機為氣血瘀滯日久,絡脈不通,結而成塊。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槐花(炒)

    • 性微寒,入肝、大腸經,炒用減其寒性,善清肝火、涼血止血。
    • 本方取其「疏肝解鬱」之功,古籍有載其能「散結氣」(《本草求原》),且炒後兼輕微活血之效,助疏通乳房氣血壅滯。
  2. 遠志

    • 辛溫,入心、腎、肺經,傳統用於安神益智,然其辛散之性可「利九竅、散鬱結」(《神農本草經》)。
    • 輔槐花開鬱疏肝,兼能化痰通絡,針對氣鬱痰凝之結塊。

配伍思維

  • 氣血並調:槐花疏肝涼血,遠志辛溫化痰,一涼一溫,共奏行氣活血、化痰散結之效。
  • 內外同治:內服以陳酒調服,酒性辛熱,助藥力上行外達,增強行氣活血之功;外用遠志蔥蜜餅(推測含蔥白、蜂蜜)敷貼,蔥白通陽散結,蜂蜜緩和藥性,直達病所軟堅散結。

【推測功效延伸】
此方雖藥味簡練,但契合「鬱者達之,結者散之」原則:

  1. 心理層面:遠志安神解鬱,可能間接緩解情志壓力所致氣機不暢。
  2. 病理層面:槐花與遠志協同,針對「氣鬱—血瘀—痰凝」鏈條,阻斷乳硬進展。

:古代醫家對「乳硬如石」描述或包含現代乳腺增生、纖維瘤等,然具體辨證需結合全身症狀。此方體現「輕靈取效」思路,以流通氣機為本,避免峻猛攻伐。

傳統服藥法


槐花3錢(炒),遠志3錢。
上為末。
每日陳酒調服。半月取效。外用遠志蔥蜜餅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開鬱流氣散, 出處:《古方匯精》卷三。 組成:槐花3錢(炒),遠志3錢。 主治:乳硬如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