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福飲
QI FU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中性 (1.00)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腎經 20%
心經 20%
肝經 20%
脾經 20%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七福飲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其安神益智的功效。遠志味甘性溫,歸心、肺、腎經,具有寧心安神、益智開竅的功效。其能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等症狀,對於改善由於心神不安導致的各種不適具有顯著效果。此外,遠志還能增強記憶力、提高認知功能,對於一些因心脾兩虛所致的健忘、思維遲鈍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因此,將遠志加入七福飲中,可以更好地達到寧心安神、益智健腦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七福飲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七福飲主治氣血虛虧,心神不安之證,尤適用於心脾腎氣受損所致之精神耗散、精血不足。具體表現包括:
- 氣血俱虛,心脾為甚:症見面色蒼白、體倦乏力、心悸怔忡、食少納呆等。
- 大恐大懼,損傷心脾腎氣:因驚恐過度導致神志不寧、恍惚健忘、夜寐不安,甚則遺精滑泄。
- 心血虛而驚悸:心失所養,故見心悸易驚、眠差多夢、脈細弱等。
其功效重在收復神氣、安魂定志、斂心固精,通過補益氣血、調養心脾腎以恢復神魂安定。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
七福飲由五福飲(人參、熟地黃、當歸、白朮、炙甘草)加**酸棗仁(2錢)、遠志(3-5分,制用)**而成。
組成分析
五福飲基礎結構:
- 人參:大補元氣,益脾肺,助心神。
- 熟地黃:滋陰養血,補腎填精。
- 當歸:補血和血,養肝心。
- 白朮:健脾益氣,助運化以生血。
- 炙甘草:和中調藥,益氣復脈。
- 五者協同,共奏補氣養血、調理心脾之功。
加減藥味:
- 酸棗仁:
- 性味甘酸平,入心肝經,養心補肝、寧心安神,專治虛煩不眠、驚悸多夢。
- 與人參、當歸相配,增強補心血、定魂魄之效。
- 遠志:
- 辛溫通散,交通心腎、開竅祛痰,制用後減其燥性,專於安神益智。
- 與酸棗仁一斂一散,既能收攝浮越之神,又能宣通心氣之鬱。
- 酸棗仁:
治療原理
七福飲以補氣血為本,佐以安神定志,體現「標本兼治」思路:
- 補養氣血(治本):
- 氣血充盈則心脾得養,神魂自安。五福飲結構全面調補五臟,尤重心脾,解決氣血生化不足之源。
- 安神定志(治標):
- 酸棗仁斂肝心之陰,遠志通腎氣上達,二者協調水火,使「心腎相交」,改善驚悸、恍惚等神志症狀。
- 心脾腎同調:
- 方中熟地黃補腎,白朮健脾,人參益心,契合「恐傷腎、思傷脾、驚傷心」的病機,全面修復三臟功能。
總結
七福飲在五福飲補益氣血的基礎上,針對心神浮越、魂魄不藏的病理特點,加入安神藥對,形成「補中寓斂」的配伍特色,適用於虛損兼見神志不安的複雜病證。
傳統服藥法
五福飲加棗仁2錢,遠志3-5分(制用)。
收復神氣。安神魂,斂心氣。
水2鐘,煎7分,食遠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貧血妄想狀態
相同名稱方劑
七福飲,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五福飲加棗仁2錢,遠志3-5分(制用)。 主治:收復神氣。安神魂,斂心氣。主治:氣血虛虧,心神不安。氣血俱虛,心脾爲甚者。大恐大懼,損傷心脾腎氣,神消精竭,飲食減少。心血虛而驚悸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