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升陽散

一味升陽散

YI WEI SHENG YA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腎經 20%
心經 20%
肝經 20%
脾經 20%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一味升陽散中包含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振奮心脾,開竅醒神: 遠志性味苦辛,入心、肺經,具有安神益智、開竅醒神的功效。方中加入遠志,可助於振奮心脾,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健忘等症狀,提升患者的陽氣,促進疾病的康復。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一味升陽散的組成中,可能還有其他具有升陽補氣、溫陽散寒作用的藥材。遠志與這些藥材相互配合,可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一味升陽散主治「癰疽、發背,一切瘡毒,白色漫腫屬陰者」。此類瘡瘍的特點為:

  1. 屬陰證:瘡色白、腫勢緩慢、按之不熱或微熱,多因氣血虛寒或陽氣不足所致,不同於紅腫熱痛的陽證癰瘡。
  2. 漫腫無頭:陰性瘡瘍常表現為皮色不變、根盤散漫,不易潰膿,需溫通升陽以促其消散。

遠志肉為本方唯一組成,古代醫家認為其能「通腎氣,上達於心,強志益智」,但在此處活用其「辛溫開竄」之性,外敷內服兼施,以激發陽氣、散結消腫。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內服:升陽透毒

  1. 酒煎增效
    • 遠志用陳酒煎煮,酒性辛熱,能溫通血脈、助藥力上行外達,與遠志相配,增強辛散溫通之效。
    • 分次投酒(先煎後加)的煎法,可能意在逐步提取遠志有效成分,避免過度揮發,同時維持藥力持續性。
  2. 遠志的作用
    • 遠志味辛、苦,性溫,傳統用於安神,但因其「香能竄透,辛能散結」,故可疏通氣血壅滯,尤適於陰寒凝滯之瘡瘍。
    • 內服後借助酒力,促進氣血運行,使陰寒之邪外透,緩解漫腫不潰之態。

(二)外敷:散結消腫

  1. 火酒臘糟調敷
    • 火酒(燒酒)性烈,能消毒防腐;臘糟(酒糟)具溫散特性,二者合用可增強遠志的局部刺激作用,促進氣血流通。
    • 遠志滓搗泥外敷,直接作用於患處,辛溫走散以化陰凝,助瘡毒外發。
  2. 內外合治邏輯
    • 內服提振陽氣,從根本改善氣血虛寒;外敷攻邪於表,針對局部腫結,形成「內外夾擊」之勢。

三、推論可能的功效機制

  1. 溫通散寒:針對陰證瘡瘍的氣血凝滯,遠志與酒的溫性組合能破除陰凝,改善局部循環。
  2. 透毒排膿:辛散之力可促瘡毒局限化,或加速已成膿之瘡的潰破,避免毒邪內陷。
  3. 調和氣血:遠志具「交通心腎」之效,可能間接調節氣血陰陽平衡,輔助機體自愈能力。

四、總結

此方以單味遠志為核心,通過內服外敷的巧妙配合,充分發揮其辛溫通透之性,尤重「升陽」以解陰寒之結。雖藥簡力專,但契合陰證瘡瘍「溫而通之」的治療原則,體現古代醫家對藥物特性的靈活運用。

傳統服藥法


遠志肉4兩。
將2兩用陳酒2碗,煎至1碗,又投好酒半碗,臨睡時溫服。將滓同下存遠志肉2兩,入火酒臘糟少許,共搗如泥,患處周圍敷上,裹好。輕者1服痊癒,重者2服,穿爛者5-7服全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一味升陽散, 出處:《古方匯精》卷二。 組成:遠志肉4兩。 主治:癰疽,發背,一切瘡毒,白色漫腫屬陰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