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明子方

決明子方

JUE MING ZI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極寒 (0.0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膽經 33%
腎經 33%
肝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決明子方中包含決明子,原因如下:

  1. 清肝明目: 決明子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清肝火、明目退翳的功效。此方若針對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則決明子為必備藥材,能有效改善眼睛問題。
  2. 瀉火通便: 決明子亦有清熱瀉火、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便祕、腸燥等症,決明子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因此,決明子方也常用於治療便祕伴有目赤腫痛的患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決明子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肝經熱,風赤眼

  1. 肝經熱:中醫理論中,肝開竅於目,肝經有熱時,易上攻於目,導致眼睛紅腫、疼痛、乾澀或分泌物增多。決明子性微寒,歸肝經,能清泄肝火,故可用於緩解肝熱引起的眼部不適。
  2. 風赤眼:此症多因外感風熱或內熱夾風上擾於目,表現為眼結膜充血、流淚、畏光等。決明子既能清肝熱,又能疏散風熱,符合「風熱目赤」的治療原則。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單味藥組成
    此方僅用決明子一味,屬於「單方」範疇,體現中醫「藥專力宏」的應用思路。決明子自古被視為明目要藥,如《神農本草經》記載其「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

  2. 功效推論

    • 清肝明目:決明子性寒,能清肝火、泄熱毒,直接針對肝經熱邪上攻所致的目赤腫痛。
    • 止淚:肝熱或風熱易致淚液分泌異常(如熱淚膠黏),決明子通過清熱收斂以止淚。
    • 外用與內服結合
      • 內服(水吞):空心(空腹)服用,使藥力直達肝經,增強清熱效果。
      • 作菜食:體現「藥食同源」思想,長期輕緩調理,適合慢性肝熱或日常護眼。
  3. 治療原理
    從中醫臟象理論分析,肝主藏血,開竅於目。決明子通過以下途徑發揮作用:

    • 瀉肝火:寒性降火,防止熱邪上炎。
    • 養陰潤燥:決明子含油脂(如大黃酚、決明素),內服可潤腸,間接疏通肝氣(肝與大腸別通理論)。
    • 祛風散熱:風赤眼需疏風,決明子輕揚之性可助散外風,符合「火鬱發之」的治法。

方劑特色

  1. 簡便廉效:單味成方,既可內服又可食療,適應古代民間醫療需求。
  2. 標本兼顧:清肝治本(熱)、止淚治標(症),符合「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原則。
  3. 劑型靈活:搗碎吞服(保留藥性)或作菜(緩調),體現中醫辨證施治的彈性。

此方展現了古代醫家對「肝-目」關係的深刻理解,並透過單味藥的多途徑應用(藥物與食物結合),達成治療與保健的雙重目的。

傳統服藥法


決明子。
止淚明目。
朝朝取1匙挼令淨,空心水吞下。一方取決明子作菜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決明子方, 出處:《奇效良方》卷五十七。 組成:決明子。 主治:止淚明目。主治:肝經熱,風赤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