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紅淨藥方劑中加入大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補益氣血: 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紅淨藥多用於治療血虛、氣虛、脾虛等症狀,大棗的補益作用可助藥力,使療效更顯著。
- 調和藥性: 大棗性溫和,能緩和藥性,減少寒涼藥物的副作用。紅淨藥中可能含有寒涼藥材,大棗的加入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藥性平和,減少對人體的刺激。
「紅淨藥」方劑中含有綠礬,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綠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瘡瘍等,而紅淨藥本身也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因此綠礬可以加強藥效。
- 收斂止血: 綠礬還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對於濕疹、瘡瘍等病症的滲出液,可以起到收斂止血的作用,避免病情惡化。
紅淨藥中添加綠礬,不僅能增強藥效,更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紅淨藥方劑中包含杏仁,主要原因如下:
-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紅淨藥多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等症狀,而杏仁能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有助於緩解咳嗽症狀。
- 宣肺通竅:杏仁還有宣肺通竅之效。對於肺氣鬱結、鼻塞不通等情況,杏仁可以幫助宣通肺氣,改善鼻塞症狀。
總而言之,杏仁在紅淨藥中起著潤肺止咳、宣肺通竅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鼻塞等症狀。
紅淨藥中包含膽礬,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 膽礬性寒,味苦澀,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功效,可有效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
- 收斂止血: 膽礬亦有收斂止血之效,可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滲液,防止感染。
紅淨藥中膽礬的應用需謹慎,因其具有毒性,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過量或長期服用。
「紅淨藥」方劑中添加銀杏,主要是利用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銀杏葉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和萜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瘀消散,對於因血瘀導致的經絡不通、疼痛等症狀有明顯療效。
- 通經活絡: 銀杏葉的藥性偏溫,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在「紅淨藥」方劑中加入銀杏,可起到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絡不通的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紅淨藥」主治「燥熱眼癬」,此證屬眼部濕熱鬱滯所致的皮膚癬疹,可能伴隨紅腫、瘙癢、分泌物黏稠等症狀。古代醫家認為,「燥熱」為病機關鍵,濕熱蘊結化燥,熏蒸眼周肌膚而成癬。此方外用以清熱燥濕、解毒斂瘡,方名「紅淨」即暗喻其能清熱淨膚之效。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綠礬(主藥)
- 性味酸澀涼,功專燥濕解毒、殺蟲止癢。
- 煅燒後(燒紅透)轉為「絳礬」,增強收斂燥濕之力,尤善治濕瘡癬癢。
- 嵌入紅棗內煅燒,可緩和其烈性,避免刺激。
紅棗(載體兼調和)
- 去核後填塞綠礬,煅燒時紅棗甘緩制約綠礬峻性,同時其黏性有助藥物成形。
- 紅棗燒炭後略具止血收斂之效,輔助綠礬療瘡。
杏仁(佐藥)
- 苦溫潤降,富含油脂,能潤膚化痰,緩解綠礬過度乾燥之性。
- 傳統外用常治皮膚瘡癬,如《千金方》以杏仁研脂塗癬。
膽礬(佐藥,少量)
- 性寒酸辛,解毒蝕瘡、收濕殺蟲,對頑癬濕疹有效。
- 用量少減,防其過度刺激眼部嬌嫩肌膚。
白果肉(佐藥)
- 甘苦收澀,擅長斂瘡除濕,古方多用於皮膚疥癬。
- 減量使用,避免過於收澀而留邪。
三、配伍邏輯與整體功效
此方以綠礬為君,強力燥濕殺蟲;紅棗煅製為臣,緩和藥性並協同斂瘡;杏仁、膽礬、白果為佐,潤燥相濟,解毒不傷正。全方側重「清熱燥濕為主,潤斂調和為輔」,契合「燥熱眼癬」濕熱偏盛、局部乾燥之病機。
四、臨用配伍延伸(黃柏、白芷、菊葉)
- 黃柏:清熱瀉火,增強燥濕解毒之效。
- 白芷:辛散透表,能祛風止癢,兼引藥上行目竅。
- 菊葉:輕清上浮,清肝明目,緩解眼部熱毒。
三藥泡水燉湯外洗,既能助主藥清熱燥濕,又可疏風透邪,避免單用礦物藥過於峻烈。
五、治療原理歸納
此方通過**「燥-清-斂」三法並用**:
- 燥濕:綠礬、膽礬直接化解濕毒。
- 清熱:膽礬、黃柏、菊葉清解鬱熱。
- 斂瘡:紅棗炭、白果收斂瘡面,杏仁潤膚防裂。
針對「眼癬」局部濕熱膠結之證,以礦物藥峻力攻邪,輔以植物藥調護,體現「標本兼顧」之外治思路。
傳統服藥法
紅棗、綠礬、杏仁、膽礬少,減白果肉。
將紅棗去核,嵌滿綠礬,濕粗紙包裹,火內燒紅透為度,勿令焦枯,取出,以杏仁等共打和研勻,陰乾。
臨用時加黃柏、白芷、菊葉泡水同燉,取水洗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燥熱眼癬。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角膜炎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紅淨藥, 出處:《銀海指南》卷三。 組成:紅棗、綠礬、杏仁、膽礬少減、白果肉。 主治:燥熱眼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