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枳殼(麩炒,去瓤)2兩,半夏(不制)2兩,陳皮(不去白)3兩,人參1兩。
上各銼碎。
每藥1兩,用泉水1升,生薑片子十餘片,同煎至8分1盞,去滓,稍溫服。如大便澀,入白蜜少許,食後大劑;如上喘,用東流河水更妙。此是半夏湯古方,上四味用泉水5大升,入白沙蜜四兩調勻
方劑組成解釋
枳殼、半夏、陳皮都是具有理氣化痰作用的中藥,可以幫助消除胸膈氣痞;人參具有補氣作用,可以緩解氣短噎悶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噯氣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橘皮枳殼湯, 出處:《禦藥院方》卷三。 組成:枳殼(麸炒,去瓤)2兩,半夏(不制)2兩,陳皮(不去白)3兩,人參1兩。 主治:胸膈氣痞,氣短噎悶,不得升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