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連太一丸
HUANG LIAN TAI Y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心方》卷五引《錄驗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6%
肝經 16%
膽經 16%
脾經 16%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太一丸方中含有黃連,主要因為黃連具有以下功效:
-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善於清解心、肝、胃三焦之火,對於熱病煩躁、口渴、心煩、失眠等症狀有明顯療效。
- 燥濕止瀉: 黃連能燥濕止瀉,對於濕熱下注、脾虛泄瀉、痢疾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黃連在方中與其他藥材配伍,達到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並針對不同的病症發揮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黃連太一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肝氣熱衝目,令視瞻(目莫)(目莫)」,意指肝經鬱熱上攻於目,導致視物昏矇不清,或目赤脹痛等症。古代醫家以「肝開竅於目」,肝熱內熾時,火性上炎,易擾及目竅,而黃連苦寒沉降,善清肝火,故以此為君藥,直接針對肝熱病機。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黃連(君藥)
- 性味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
- 重用「二斤」且以酒製十遍,目的在於增強其上行清肝明目之力。酒性辛散,可引黃連之藥性上行頭目,同時緩和其過寒傷胃之弊。反覆浸曬(「淹一宿,曬乾」)則使藥性更純,集中於清肝火。
酒製與煉蜜為丸
- 酒製:傳統炮製中,酒能升提藥勢,助黃連達於目竅;十遍浸曬則使藥力逐步滲透,避免驟用生黃連之峻烈。
- 煉蜜:蜂蜜甘緩和中,既可調和黃連苦寒之性,保護脾胃,又能潤燥,防肝熱傷陰。丸劑「如梧桐子大」便於長期服用,緩圖其效。
配伍邏輯與治療思路
- 全方僅用黃連一味,集中藥力清瀉肝火,佐以酒製引經,蜜丸緩和,體現「專病專藥」之思路。
- 肝熱得清,則目竅不受火擾,視物自然清明。而「禁豬、魚、犬、馬、雞、五辛」等辛溫發物,意在避免助熱生火,鞏固藥效。
三、推論現代適用病症
此方劑清肝瀉火之力專一,或可用於現代醫學之結膜炎、乾眼症(肝熱型)、早期青光眼(眼壓高伴紅赤)等屬肝火上炎者,然須辨證確屬實熱,虛證忌用。其酒製與蜜丸工藝,亦展現古人對藥物毒性緩解的智慧。
傳統服藥法
黃連2斤。
好清酒1升,淹一宿,曬乾,復納酒中,如是十遍,酒盡為度,乾搗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1服7丸,每日2次。
禁豬、魚、犬、馬、雞、五辛,生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太一丸, 出處:《醫心方》卷五引《錄驗方》。 組成:黃連2斤。 主治:肝氣熱衝目,令視瞻(目莫)(目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