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瘡摻藥

MEI CHUANG CHAN Y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12%
脾經 12%
心包經 12%
小腸經 12%
心經 12%
三焦經 12%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梅瘡摻藥方劑中包含大黃,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兩點:

  1. 瀉熱解毒: 梅瘡屬熱毒熾盛,而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解毒、清熱瀉火的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消散梅瘡之毒邪,使瘡瘍消退。
  2. 活血化瘀: 梅瘡常伴隨局部紅腫熱痛,大黃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緩解腫痛,加速瘡瘍癒合。

因此,大黃在梅瘡摻藥方劑中發揮著瀉熱解毒、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是治療梅瘡的重要藥物之一。

主治功效


梅瘡。

傳統服藥法


大黃1兩,信3錢。
上為末,和勻,外用面團包,炭火煨熟,納藥如糕樣,再用火炙乾,為細末。
先用防風、荊芥湯或搽清洗過,然後摻之。黃水出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梅瘡摻藥,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組成:大黃1兩,信3錢。 主治:梅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