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虻蟲散中含有虻蟲,主要原因有二:
一、消腫止痛: 虻蟲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消腫止痛之效。其富含活性物質,可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二、祛風除濕: 虻蟲亦可祛風除濕,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同時,虻蟲還能通經活絡,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虻蟲散中加入虻蟲,旨在發揮其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虻蟲散中加入水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破瘀通絡: 水蛭性涼,味鹹,入血分,具有破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虻蟲亦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兩者合用,可加強活血化瘀之力,有效改善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阻滯,對於瘀血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引藥入血: 水蛭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可以將藥物帶入血分,促進藥效的發揮。虻蟲散中其他藥物如虻蟲、蜈蚣等也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水蛭的加入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虻蟲散中包含延胡索,主要是利用延胡索的活血化瘀功效。
延胡索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虻蟲散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而延胡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緩解疼痛,有助於傷口癒合。
此外,延胡索還可以和方劑中的其他藥物,例如虻蟲、蜈蚣等,共同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虻蟲散中包含棕櫚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 棕櫚皮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虻蟲散主治熱毒蘊結,濕熱下注所致的瘡瘍腫毒,而棕櫚皮的清熱利濕作用有助於消除濕熱,促進瘡瘍的消退。
- 活血化瘀: 棕櫚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瘡瘍的消散。虻蟲散中含有虻蟲等活血化瘀藥物,棕櫚皮的加入可以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促進瘡瘍的癒合。
綜上所述,棕櫚皮在虻蟲散中可以起到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利於治療瘡瘍腫毒。
虻蟲散中加入荷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暑: 荷葉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暑、利濕消腫的功效。虻蟲散主治熱毒瘡瘍,而荷葉可以清熱解毒,輔助虻蟲散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 利水滲濕: 荷葉能利水滲濕,幫助體內濕熱排出。虻蟲散治療瘡瘍,常伴隨濕熱內蘊,荷葉的利水滲濕作用,可促進瘡瘍的癒合,並防止濕熱的再次積聚。
虻蟲散中加入蓮藕,並非傳統組成成分。蓮藕性涼,味甘,入脾、胃經,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健脾開胃之效。
推測加入蓮藕的原因可能是針對患者的特定病症,例如:
- 熱毒傷肺,咳嗽痰多: 蓮藕清熱生津,可緩解熱毒所致的肺熱咳嗽;
-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蓮藕健脾開胃,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進食慾。
然而,虻蟲散的具體組成和應用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不可自行添加藥物,應諮詢專業的中醫師進行診斷和治療。
主治功效
虻蟲散
組成:
- 虻蟲:
- 性溫,歸心、肝、大腸經。
- 破血消癥、通經、活血化瘀。
- 適用於瘀血導致的各種疾病,如經閉、痛經、瘀血腫痛等。
- 水蛭:
- 性寒,歸肝、胃、大腸經。
- 活血化瘀、消散瘀血。
- 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產後腹痛等瘀阻經脈所致的病症。
- 延胡索:
- 性辛、溫,歸肝、腎經。
- 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
- 可活血行氣、鎮痛、麻醉,治療各種疼痛。
- 棕櫚皮:
- 性溫,歸肝、腎經。
- 疏肝理氣、活血通絡、調經止痛。
- 適用於肝氣鬱結、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 荷葉:
- 性涼,味苦澀,歸脾、胃、心經。
- 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固澀收斂、止血、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破血消癥、利尿消腫、健脾養心、安神寧心。
- 主要用於治療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瘀血腫痛、瘡瘍腫痛、水腫、心悸失眠、煩躁不安等症。
- 蓮藕:
- 性寒味甘,入脾、胃、腎三經。
- 清熱涼血、止血散瘀、健脾益氣、補血養肝、清熱養胃、生津止渴、健脾開胃、益血補心。
- 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具有滋陰補血、養肝明目、止瀉固精的作用。
主治:
- 產後惡露不下,腹中疼痛不止。
功效:
- 活血化瘀,消散瘀血。
- 理氣行氣,疏肝解鬱。
- 清熱涼血,止血止痛。
用法用量:
- 煎服,每日一劑,分三次服用。
禁忌:
- 孕婦忌服。
- 脾胃虛寒者慎服。
總結:
虻蟲散是一味活血化瘀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產後惡露不下,腹中疼痛不止。方中各藥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功效。臨牀應用中,虻蟲散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虻蟲100枚,水蛭100枚,延胡索1兩,棕櫚皮1兩,赤鯉魚鱗2兩,乾荷葉3片,乾藕節1兩。
上為末,一同入瓷瓶子內固濟,候乾,燒令赤色,冷了細研為散。
每服1錢,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虻蟲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八。 組成:虻蟲(初食牛血者)2-7枚。 主治:蛇螫人竅出血。
虻蟲散, 出處:《外科集腋》卷八。 組成:丹皮1兩,牛虻蟲20個(曬乾,去翅,炙)。 主治:跌打損傷,瘀血內攻。
虻蟲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 組成:虻蟲100枚,水蛭100枚,延胡索1兩,棕櫚皮1兩,赤鯉魚鱗2兩,乾荷葉3片,乾藕節1兩。 主治:産後惡露不下,腹中疼痛不止。
虻蟲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八。 組成:虻蟲30枚(去翅足,微炒),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桂心1兩半,川大黃3兩(銼碎,微炒),水蛭30枚(炒令微黃)。 主治:金瘡內漏,瘀血在腹中脹滿。
虻蟲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二。 組成:虻蟲半兩(炒令微黃,去翅足),水蛭半分(炒令微黃),當歸半兩(銼,微炒),人參3分(去蘆頭),木香1分,紅藍花半兩,童子頭發3分(燒灰),井內倒懸草3分,乾薑1分(炮裂,銼),赤芍藥3分,薑黃3分,荷葉1兩。 主治:婦人月水不通,血氣攻刺,腹脅疼痛,四肢乾瘦,不欲飲食。
虻蟲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九。 組成:虻蟲半兩(去翅足,微炒),川大黃2分(銼,微炒),亂發灰半兩,蒲黃半兩,麒麟竭半兩,延胡索3分,伏龍肝半兩(細研),當歸半兩(銼,微炒),赤芍藥半兩,狗膽2枚(乾者),(庶蟲)蟲半兩(微炒),水蛭半兩(炒令黃),麝香1分(研入),朱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主治:産後日久月水不通。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