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菊花辛夷散中包含菊花,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表,疏散風熱: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功效,可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目赤腫痛等症狀。
- 清熱平肝,明目止痛: 菊花還具有清熱平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頭昏眼花等症狀。
辛夷則具有散風通竅、通鼻竅的功效,與菊花相配,可更有效地治療風熱感冒、鼻塞流涕、頭痛頭昏等症狀。
菊花辛夷散中包含辛夷花,主要原因有二:
- 疏散風寒,通鼻竅: 辛夷花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對於因風寒入侵而導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辛夷花能有效改善。
- 協同菊花,清熱解毒: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與辛夷花搭配,既能疏散風寒,又能清熱解毒,對於風熱犯肺、鼻塞不通、目赤腫痛等症狀,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菊花辛夷散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利濕:滑石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與方中菊花、辛夷等清熱解表藥物配合,能更好地清熱解表,並消除因濕熱蘊結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
2. 利水通淋:滑石能利水通淋,幫助排泄體內濕熱,改善因濕熱導致的尿路不暢、小便不利等症狀。這與方中辛夷、蒼耳子等藥物疏風散寒、通竅利鼻的功效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癒鼻淵病的目的。
菊花辛夷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菊花辛夷散主治頭痛、鼻塞、流涕等症,冰片可協同其他藥物,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緩解患者症狀。
- 開竅通絡,透邪外出: 冰片味辛,能開竅通絡,透邪外出,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鼻塞、頭痛等症,可有效疏通經絡,使病邪從鼻竅排出,緩解患者鼻塞、頭痛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菊花辛夷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為外用散劑,主治「腋臭」(狐臭)。中醫認為腋臭多因濕熱內蘊、穢濁熏蒸,或汗孔排泄不暢所致。方以清熱燥濕、芳香辟穢、收斂止汗為核心,藉外用直接作用於患處,以減除穢氣。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白菊花(9克)
- 性味甘苦微寒,傳統用於清熱解毒、散風濕。《本草綱目》載其能「祛皮膚死肌,理風熱」。此處外用取其輕清透散之性,清解局部濕熱濁氣。
辛夷(9克)
- 辛溫芳香,通竅散風。《神農本草經》謂其「主風頭腦痛,面皯」。此方取其辛香走竄之效,開泄毛竅、驅散穢濁,兼能抑制分泌物過多。
包穀粉(60克,即玉米澱粉)
- 甘平無毒,具吸濕收斂之效。古代民間用於外敷止汗、吸附多餘油脂與分泌物,減少腋下濕黏,從而阻斷細菌孳生環境(中醫謂「濕濁」)。
滑石粉(30克)
- 甘淡寒,清熱利濕,《本草備要》稱其「滑竅瀉熱,行滯液」。外用可吸濕止汗、滑爽肌膚,與包穀粉協同增強乾燥除濕之效。
冰片(6克)
- 辛苦微寒,芳香走竄,為傳統外用要藥。《本草衍義》言其「通利結滯」。此方用其透皮引藥、抗菌辟穢,迅速掩蓋不良氣味,並抑制局部微生物生長。
三、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清熱燥濕」與「芳香辟穢」為雙主軸:
- 吸濕除濁:包穀粉、滑石粉吸附濕液,減少汗液滯留;
- 芳香化濁:辛夷、冰片辛香走竄,透達毛竅,散解穢氣;
- 清熱解毒:白菊花佐助清解濕熱,冰片局部抗菌。
全方通過外治直接調節腋下環境:減少濕濁蓄積、抑制微生物繁殖、中和不良氣味,符合中醫「去其壅滯,復其清肅」的治則。
傳統服藥法
白菊花9克,辛夷9克,包穀粉60克,滑石粉30克,冰片6克。
上為細末。
外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化濕止臭的功效,適合用於腋臭的治療。但本方性寒,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菊花辛夷散,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白菊花9g,辛夷9g,包谷粉60g,滑石粉30g,冰片6g。 主治:腋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