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連丸
GUA L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一七七引《經驗良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6%
肝經 16%
膽經 16%
脾經 16%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瓜連丸中加入黃連,是利用其苦寒之性,以清熱解毒、瀉火止痢。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解毒消腫的功效。
瓜連丸主治濕熱下痢、腹痛、瀉下赤白粘液等症狀,黃連在此方中可有效抑制腸道炎症,降低腸道菌羣過度繁殖,達到清熱止痢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瓜連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消渴,骨蒸」,屬中醫熱病範疇。「消渴」爲陰虛燥熱、津液耗傷所致,症狀類似現代糖尿病;「骨蒸」則指虛熱深伏骨髓,表現爲潮熱盜汗、形瘦脈數,常見於癆病(如肺結核)。二者均以陰虛火旺爲核心病機,瓜連丸之設計正對此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黃連:
- 性苦寒,歸心脾胃經,爲清熱燥濕要藥。
- 《神農本草經》載其「主熱氣目痛,明目,腸澼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後世更強調其瀉火解毒之效。
- 於此方中,黃連直折上炎之火,清心胃之熱以除煩渴,兼解骨蒸內熱。其苦寒堅陰特性,契合「熱者寒之」治則。
大冬瓜:
- 性甘微寒,具清熱利水、生津止渴之功。《本草再新》言其「清心火,瀉脾火,利濕祛風,消腫止渴」。
- 冬瓜肉質多汁,可製湯劑,既能載藥(黃連成分),又能滋陰潤燥,緩解消渴口乾。其「去瓤」後容納黃連,更利用自身汁液浸漬藥物,促使黃連有效成分溶出。
- 「肉消盡力度」反映古代觀察到冬瓜與黃連長時間相互作用後,物理性質變化,可能增強藥效協同。
配伍原理:
- 寒涼相須:二藥均屬寒性,黃連瀉火、冬瓜生津,共奏清熱養陰之效。
- 標本兼顧:黃連治標(清實熱、伏火),冬瓜兼顧本(補津液、防苦寒傷陰)。
- 劑型設計:丸劑緩圖,適合慢性虛熱病證;冬瓜煎湯送服,既爲藥引,又加強止渴功效。
總結:此方以簡馭繁,針對陰虛火旺之消渴、骨蒸,通過清熱與滋陰並行,體現中醫「清補結合」思路。其製法巧妙利用天然食材(冬瓜)作爲藥物載體與輔助成分,反映古代醫家對藥食同源的深刻理解。
傳統服藥法
大冬瓜1枚(去瓤), 黃連。
上用黃連細末實冬瓜內,浸十餘日,覺冬瓜肉消盡力度,同研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冬瓜煎湯,隨意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結核糖尿病
相同名稱方劑
瓜連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七七引《經驗良方》。 組成:大冬瓜1枚(去瓤),黃連。 主治:消渴,骨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