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香油

HUANG XIANG YOU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絳囊撮要》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0%
心經 20%
胃經 20%
脾經 20%
肝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黃香油中加入松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止痛消炎效果: 松香具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與其他藥材配伍,能更有效地消炎止痛,改善局部炎症反應。
  2. 增強藥物黏著性: 松香具有粘性,能使藥物更緊密地附著於患處,延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此外,松香還能起到乾燥、收斂的作用,有利於創口癒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黃香油中加入雄黃,主要是利用其殺菌驅蟲的功效。雄黃為硫化砷的礦物,具有較強的毒性,但經過炮製後,可以減低毒性並釋放其藥性。在黃香油中,雄黃可以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同時也具有驅除蚊蟲、疥蟎等害蟲的效果。此外,雄黃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一些皮膚病也有幫助。因此,黃香油中加入雄黃,可以有效地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黃香油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黃香油方劑,據《絳囊撮要》記載,主治「禿瘡,肥瘡」。其組成簡單,僅用松香與雄黃兩種藥材,比例為一比一。方中藥物功效如下:

1. 松香: 《本經逢原》中提及松香具有「消瘀生新」的功效,能促進創傷癒合,並可長肉消瘀。在黃香油方劑中,松香的作用可能與其黏性及促進組織修復的特性有關,有助於覆蓋傷口,保護創面,並促進癒合。其止痛、防腐、收斂的功效,亦可減輕患者不適,預防感染。

2. 雄黃: 《絳囊撮要》將雄黃列為黃香油組成成分之一,並記載其可治療禿瘡肥瘡。古代文獻中,雄黃具有殺蟲、解毒、祛風、燥濕等功效。在治療禿瘡、肥瘡(推測為皮膚病變)時,雄黃的殺蟲、解毒作用可能針對病竈中的病菌或寄生蟲,而祛風、燥濕則能改善局部濕熱環境,有利於傷口癒合。

方劑治療原理分析:

黃香油方劑的治療原理,是基於松香與雄黃的協同作用。松香提供保護傷口、促進組織修復的基礎,而雄黃則發揮殺蟲、解毒、改善局部環境的作用,共同達到治療禿瘡、肥瘡的目的。 製備方法中,將藥材研末,以菜油浸泡後燒製成油,更利於藥物滲透至病竈,提高藥效。

《本經逢原》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及黃香油,但其對松香的功效描述,佐證了松香在黃香油方劑中促進創傷癒合的重要作用。 方中使用菜油作為載體,可能也有助於藥物吸收和皮膚的潤澤。

總而言之,黃香油方劑以松香促進組織修復,雄黃殺蟲解毒,協同作用治療禿瘡肥瘡,其治療機制主要在於局部抗菌消炎,促進傷口癒合。 需要注意的是,此分析基於古代文獻記載及現代藥理學知識的推測,實際療效及作用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

傳統服藥法


松香1兩,雄黃1兩。
上為末,放竹紙上,捲成條子,用菜油浸一宿,取出倒吊燒之,用一粗碗盛滴下之油。
搽上。立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頭,鬍鬚)肥胖

相同名稱方劑


黃香油, 出處:《絳囊撮要》。 組成:松香1兩,雄黃1兩。 主治:禿瘡,肥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