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黃醋煎丸
DA HUANG CU J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一一三引《煙霞聖效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12%
脾經 12%
心包經 12%
小腸經 12%
心經 12%
三焦經 12%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大黃醋煎丸方劑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瀉下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醋煎可使其藥性更為溫和,並能提高其瀉下通便的效果,適用於熱結便祕、濕熱泄瀉等症。
- 活血化瘀:大黃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對於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醋煎可增強其活血化瘀的效果,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大黃醋煎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遠年日近積病」,意指無論新久積滯之證。古代醫家認為,體內積滯(如食積、痰積、血瘀等)日久不化,可導致氣血不通、脘腹脹痛等症。此方旨在通過瀉下積滯,疏通腸腑以治本。
組成邏輯推理
1. 藥物組成
川大黃(末,極細者)四兩
大黃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活血祛瘀之效。大黃生用瀉下力猛,適用於實熱積滯、便秘腹痛等症。此方強調「極細末」,旨在增大接觸面,加強藥效釋放。釅醋一升
醋性酸溫,歸肝、胃經,具有收斂、散瘀、解毒之功。醋煎大黃,一方面能緩和大黃峻瀉之性,使之瀉而不傷正;另一方面醋能助大黃入血分,增強其活血散結之效,適合瘀血積滯之證。
2. 製法與用法解析
- 同煎熬至稀面糊狀:
醋煎使大黃與醋充分融合,形成膏狀,既能緩瀉,又能助藥力持久釋放。 - 男子溫嚼送下,婦人墨醋汁送下:
男子多因食積或氣滯致病,溫服助藥力行散;婦人易血瘀,墨(碳類藥材)與醋同用,可加強活血化瘀之效。 - 服後積物下為效:
強調服藥後2-3時辰(4-6小時)內瀉下積滯為驗效標準,說明此方以通下為主。 - 後服白米粥補之:
瀉下後脾胃受擾,白米粥可養胃氣,防瀉後虛弱。
3. 治療原理
此方通過大黃瀉下積滯、醋散瘀緩瀉的組合,適用於以下病機:
- 食積:大黃直接瀉下腸胃積滯,醋助消化。
- 血瘀:醋引藥入血分,大黃活血通經。
- 痰濕:大黃通腑,間接化痰濕。
全方體現「通因通用」之法,以瀉治積,再以粥養正,符合中醫「攻邪不傷正」之理念。
傳統服藥法
川大黃(末,極細者)4兩,釅醋1升。
上藥同煎,熬至如稀面糊相似,和成劑,放在瓷器內。
如遇用藥,秤1兩,分作小塊,男子溫嚼送下,婦人墨醋汁送下。可2-3時辰,積物下為效,後服白米粥補之。
忌生硬冷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大黃醋煎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一三引《煙霞聖效方》。 組成:川大黃(末,極細者)4兩,酽醋1升。 主治:遠年日近積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