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保赤膏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方面:
- 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補血、潤腸通便之效。對於保赤膏所治療的熱毒蘊積、血脈瘀阻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咽喉腫痛等症狀,當歸可起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炎症消退。
- 補益氣血,增強抵抗力:當歸還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對於患有熱毒症狀的兒童,當歸可起到滋養氣血、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幫助機體更快恢復健康。
保赤膏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是因為其 清熱涼血 的功效。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在保赤膏中,生地黃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 清熱解毒: 生地黃的清熱涼血作用,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幫助緩解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 滋陰生津: 生地黃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改善津液不足,緩解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總之,生地黃在保赤膏中發揮着清熱解毒、滋陰生津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治療小兒熱症。
保赤膏中包含熟地黃,其主要作用為滋陰補血。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
對於嬰幼兒而言,其體質偏虛弱,容易出現陰虛火旺、血虛發熱的症狀。熟地黃能滋補陰血,使陰液充足,有效抑制火熱上炎,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同時,熟地黃還能補充血氣,增強抵抗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有助於嬰幼兒恢復健康。
保赤膏中加入劉寄奴,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劉寄奴味苦性寒,入肝膽經,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於因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瘡瘍、腫痛、發熱、出血等症狀,均有較好的療效。
保赤膏主治小兒發熱、口瘡、咽喉腫痛、痄腮、丹毒等症,而劉寄奴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病症,起到消炎止痛、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有助於促進病症的康復。
保赤膏中加入血餘炭,主要考量其涼血止血及清熱解毒的功效。
血餘炭,為動物血經炭化製成的中藥,其性寒,味苦鹹,入心、肝經。其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抑制血熱妄行,並止住因熱毒所致的出血症狀。同時,其清熱解毒的特性,能清除體內的熱毒,進一步消解熱毒所引起的炎症反應。
因此,血餘炭在保赤膏中,不僅能有效控制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還能抑制出血,對於治療小兒痄腮、丹痧等熱毒症具有顯著效果。
保赤膏中添加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保赤膏治療的小兒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乳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促進癒合:乳香具有促進組織再生和修復的作用,有助於加速潰瘍或傷口的癒合,防止感染。對於保赤膏治療的口瘡、舌炎等疾病,乳香可以促進黏膜修復,減輕症狀。
保赤膏中加入沒藥,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消炎止痛:沒藥性味苦、辛、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保赤膏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發熱、口瘡、咽喉腫痛等症,而沒藥能有效消炎止痛,緩解炎症,減輕病患的疼痛。
- 促進癒合:沒藥還有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修復。這對於小兒發熱引起的皮膚損傷、口瘡破損等症狀,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之,沒藥在保赤膏中起到消炎止痛、促進癒合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保赤膏中加入血竭,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血藤的樹脂,性溫,味苦、甘,歸心、肝經。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炎症,因此可有效治療小兒發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
此外,血竭還有止血作用,對於保赤膏治療小兒外傷出血也有輔助功效。因此,血竭在保赤膏中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止血等多重作用,是其組成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保赤膏中加入蜂蠟,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封閉藥力,防止藥效揮發:蜂蠟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和黏性,可以將藥材有效地封閉在膏體中,防止藥效因水分蒸發或空氣氧化而減弱,延長藥效。
- 促進藥物吸收,增強療效:蜂蠟可以促進藥物與皮膚的接觸,增加藥物的吸收率。同時,蜂蠟還可以形成一層薄膜,有助於藥物的滲透,提高治療效果。
保赤膏中加入蜜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收斂生肌:蜜蠟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止痛的功效。其油脂成分能覆蓋傷口,形成保護膜,防止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二、保護藥物:蜜蠟的熔點較高,加入膏方中能起固型作用,防止其他藥物揮發、氧化,使其藥效更持久。同時,蜜蠟還能增加膏方粘度,使其更容易附着於患處,增強藥效。
保赤膏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鎮驚止痙:龍骨性味甘、鹹、寒,入心、肝經,具有鎮驚安神、收斂固澀的功效。對於小兒發熱、驚厥、煩躁不安等症狀,龍骨可以起到鎮靜安神、平息驚厥的作用,有助於穩定病情。
- 固表止汗:保赤膏主要針對小兒發熱、出汗、口渴、煩躁等症狀,而龍骨具有一定的收斂固澀作用,可以起到固表止汗、防止汗液過多流失的功效,有助於維持機體的正常運作。
總之,龍骨在保赤膏中起到鎮驚安神、固表止汗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小兒發熱、驚厥、出汗等症狀。
在中藥方劑[保赤膏]中,人尿(通常指童便)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其在傳統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人尿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於治療熱病、咳嗽等症狀有一定療效。但需要注意的是,現代醫學並不推薦使用人尿作為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保赤膏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保赤膏主要用於治療金瘡(利器創傷)與杖瘡(棍棒擊打所致的皮肉損傷)。其功效為:
- 生肌斂瘡: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潰爛。
- 活血散瘀:消散瘀血,緩解腫痛。
- 止血定痛:控制出血,減輕疼痛。
組成邏輯推理
方劑組成分析
保赤膏的組成可分為四類,各具不同作用:
滋養血分藥:
- 當歸:活血補血,促進組織修復。
- 生地黃、熟地黃:滋陰養血,生地清熱涼血,熟地滋補精血。
- 男子黑髮:傳統認為有滋養補血之效。
活血化瘀藥:
- 劉寄奴:破血消腫,擅治金瘡瘀血。
- 合歡木皮:活血消腫,兼能安神。
- 乳香、沒藥:行氣活血,止痛生肌。
- 血竭:散瘀止血,為傷科要藥。
收斂生肌藥:
- 龍骨(煅,童便漬):煅後收斂瘡口,童便增強清熱作用。
- 黃蠟、白蠟:形成保護膜,防止感染。
基質與賦形劑:
- 麻油:滋潤皮膚,助藥物滲透。
治療原理
- 活血與止血並行:乳香、沒藥、血竭等既能活血散瘀,又能止血定痛,適合新舊創傷。
- 營養與修復並重:當歸、地黃類藥物提供血分營養,促進組織再生。
- 保護與收斂結合:蠟類與煅龍骨形成物理屏障,減少外界刺激,加速癒合。
- 清熱與涼血輔助:生地黃與童便處理的龍骨有一定清熱效果,防止傷口化熱。
可能擴展功效
依其組成推斷,保赤膏可能對以下情況亦有幫助:
- 慢性潰瘍:因具生肌功效。
- 瘀血腫痛:無破皮的外傷亦可使用。
- 皮膚乾裂:麻油與蠟的滋潤作用。
總結
保赤膏以活血化瘀為基礎,兼具滋養、收斂、保護之效,適用於外傷的急性期與恢復期,體現了中醫「祛瘀生新」的治療思想。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兩,生地1兩,熟地1兩,劉寄奴1兩,合歡木皮1兩,男子黑髮(洗淨)1兩,乳香5錢,沒藥5錢,血竭5錢,黃蠟8錢,白蠟8錢,龍骨(煅,童便漬)1錢。上用麻油四兩,煎前六味至發溶盡,濾去滓,復油入鍋,下二蠟,不住手攪,離火,仍攪至溫,將乳香等四味極細末細細投之,攪勻,候冷收瓷器內。
臨陣攜之,遇有傷者塗之,傷處以帛包裹。
不可見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保赤膏, 出處:《瘍科選粹》卷七引戚少保方。 組成:當歸1兩,生地1兩,熟地1兩,劉寄奴1兩,合歡木皮1兩,男子黑發(洗淨)1兩,乳香5錢,沒藥5錢,血竭5錢,黃蠟8錢,白蠟8錢,龍骨(煅,童便漬)1錢。 主治:金瘡;杖瘡。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