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傳密陀僧散

世傳密陀僧散

SHI CHUAN MI TUO SE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9.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50%
肝經 50%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世傳密陀僧散」中包含「密陀僧」,主要原因如下:

  1. 主治功效: 密陀僧為傳統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該方劑多用於治療濕熱瘡瘍、皮膚瘙癢等症,密陀僧的清熱解毒功效正是其主要作用。
  2. 藥性配伍: 密陀僧性寒,與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與黃連、黃柏等清熱解毒藥材搭配,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與苦參、蛇牀子等燥濕止癢藥材搭配,可增強止癢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世傳密陀僧散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驚氣入心絡,不能語者」,意指因突受驚嚇或情緒劇烈波動,導致氣機逆亂、痰濁閉阻心竅,進而出現失語或言語不利之症。中醫認為,「驚則氣亂」,驚恐易傷心腎,氣滯痰凝,上蒙清竅;而「心主神明」、「舌為心之苗」,心絡受阻則語言功能失調。密陀僧散以單味藥直入病所,旨在鎮驚安神、化痰開竅。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密陀僧(研極細末)

    • 性味功效:密陀僧為鉛氧化物,味鹹辛、性平,有毒,傳統用於鎮驚、墜痰、斂瘡。其質重沉降,能「鎮心安神」,引上逆之痰火下行;辛散之性可開鬱結,促進氣機通暢。
    • 劑量與用法:研極細末以利吸收,每服1錢7分(約5克),以茶清調服。茶清(淡茶湯)性涼,能清心降火,助密陀僧化痰開竅,兼制其燥性。
  2. 配伍邏輯

    • 重鎮安神:密陀僧質重,針對「驚氣」導致的氣機上逆,發揮鎮墜之力,安定心神。
    • 化痰通絡:驚嚇後氣滯痰凝,阻塞心絡,密陀僧能化解痰濁,辛散開竅,恢復心絡氣血運行,緩解失語。
    • 茶清協同:茶之輕清上行,與密陀僧沉降之性相輔,一升一降,調和氣機,增強開竅醒神之效。

可能的治療機制推論

  • 神經調節作用:鉛類物質可能暫時抑制中樞神經過度興奮,緩解因驚恐引發的語言中樞功能障礙。
  • 心理暗示效應:古時以重鎮藥治「驚病」,符合「以重制亂」的傳統思維,患者服藥後心理安定,助於症狀緩解。
  • 痰濁病理假設:若失語因痰阻所致,密陀僧或能減少黏膜分泌,改善氣道或舌咽部痰濕壅滯狀態。

此方體現中醫「簡廉效捷」的思路,然其基於古代病理觀,現代應用需進一步辨析證型與安全性。

傳統服藥法


密陀僧(研極細末如粉)。
每服1錢7分,茶清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世傳密陀僧散,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 組成:密陀僧(研極細末如粉)。 主治:驚氣入心絡,不能語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