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腦散

雄腦散

XIONG NAO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1.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50%
心經 50%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雄腦散中添加樟腦,主要是利用其辛溫通竅的特性。

樟腦味辛性溫,具有開竅醒神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頭風痛、鼻塞、痰多、神志不清等症狀,樟腦能起到疏風散寒、通竅醒神的作用。

此外,樟腦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雄腦散中添加樟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頭風痛、鼻塞等症狀,提高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雄腦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瘰癧」,即現代所指淋巴結結核或慢性淋巴結炎。古代認為瘰癧多因痰火鬱結、氣滯血瘀所致,治法以解毒散結、消腫止痛為主。雄腦散透過外敷搭配藥湯外洗,針對局部病竈發揮療效。

組成與配伍邏輯推論

  1. 樟腦

    • 性味辛熱,芳香走竄,具殺蟲止癢、消腫止痛之效。
    • 其刺激性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助痰瘀化解;另具輕微麻醉作用,緩解患處疼痛。
  2. 腰黃(雄黃)

    • 性辛溫,有毒,傳統用於解毒殺蟲、燥濕祛痰。
    • 對皮膚真菌、細菌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瘰癧膿腫之感染源,契合「痰毒鬱結」病機。

配伍特點

  • 辛溫協同:二藥皆屬辛溫之性,共奏行氣活血、溫通散結之效,破除瘰癧之痰瘀滯留。
  • 外用透達:以麻油調敷,助藥性滲透;荊芥根煎湯外洗,取其辛散風邪、清潔瘡面之功,輔助主藥深入病所。

治療原理推演
此方透過局部用藥,直接作用於淋巴結腫大處:

  1. 樟腦開竅透絡,促進局部代謝,緩解腫脹。
  2. 腰黃解毒化痰,抑制病竈蔓延。
  3. 外用劑型避免內服毒性,專攻表淺結核。

整體而言,雄腦散體現「以毒攻毒」與「外治透藥」的傳統思維,針對瘰癧之痰瘀熱毒,以辛散溫通之力化解凝結。

傳統服藥法


樟腦、腰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
麻油調敷,每日以荊芥根煎湯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雄腦散, 出處:《外科全生集》卷四。 組成:樟腦、腰黃各等分。 主治:瘰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