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膠煎
BAI JIAO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一六七引《吳氏集驗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寒 (0.55)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肝經 33%
肺經 33%
脾經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白膠煎方劑中含有白膠香,主要有以下原因:
- 溫中止痛,理氣止痛: 白膠香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痛、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胃脘疼痛、腹痛、嘔吐等症。
- 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白膠香還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
白膠香在白膠煎中與其他藥材配合,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白膠煎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主治症候:「壁鏡咬」
「壁鏡」為古代對某些室內結網蜘蛛的稱呼,其咬傷可能導致局部紅腫、疼痛或瘙癢。此方外敷,專用於緩解此類蟲毒所致的皮膚腫痛。
組成與邏輯推理
單藥組成:白膠香
白膠香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的樹脂,性平味辛苦,傳統外用具有以下特點:
- 止痛消腫:辛散苦泄之性可疏通局部氣血瘀滯,緩解咬傷後腫痛。
- 解毒生肌:其樹脂黏附性強,烘烤後趁熱貼敷,既能封閉傷口避免邪毒深入,又可促進癒合。
- 溫通效應:火烘後乘熱使用,加強藥性滲透,借溫熱之力散瘀消腫。
治療原理推論
- 物理作用:高温烘乾後的白膠香呈黏稠狀,冷卻時形成保護膜,隔絕外邪。
- 藥理作用:
- 辛味發散,化解蟲毒鬱結於皮表的熱毒;
- 樹脂中的揮發成分可能抑制局部炎症反應。
- 操作強化療效:反覆烘貼(「未可,再用」),維持藥效持續作用,適合頑固腫痛。
總結
此方簡潔針對「蟲毒襲表」之病機,利用白膠香外敷的雙重特性(解毒+物理保護),體現中醫「外治取其氣」的思維。現代可聯想類似樹膠外用於創面修復的應用邏輯。
傳統服藥法
白膠香。
上為末,平鋪紗帛上,火上烘乾。
乘熱貼。未可,再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白膠煎,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六七引《吳氏集驗方》。 組成:白膠香。 主治:壁鏡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