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散

斑蝥散

BAN MO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7.5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3%
肝經 33%
腎經 16%
心經 16%
胃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斑蝥散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作用的中藥方劑,其中主要成分斑蝥是其關鍵藥材之一。斑蝥,又名「七里香」,性味苦、辛,寒,具有很好的毒性和藥理活性。其主要成分包含氨基酸、酚類化合物等,這些成分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並能有效抑制某些病原體的生長。

斑蝥的特點在於其對腫瘤細胞具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中醫理論中,被廣泛應用於治療腫瘤、癭病等症狀。此外,斑蝥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對於施治某些慢性病或復發性的炎症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因其毒性較高,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因此,斑蝥在斑蝥散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增強此方劑的治療效果,對於相應疾病的療效發揮至關重要。

斑蝥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雄黃,這主要是因為雄黃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和療效。雄黃,又稱為揮發性黃鹼,其成分主要是砷化物,具有解毒、殺蟲、消腫和散瘀的功能。在中醫理論中,雄黃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特別是在治療某些由毒邪引起的疾病方面非常有效。

斑蝥散常用於治療皮膚瘡癤、蛇咬傷及其他外傷性問題,藉由雄黃的作用,能夠有效抑制炎症、消除毒素,促進傷口癒合。此外,雄黃也兼具一定的抗菌效果,有助於減少傷口感染的風險。然而,雄黃的使用需謹慎,因其含有砷元素,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會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因此在臨牀應用上需根據具體情況謹慎選擇劑量和療程。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斑蝥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瘋犬(狂犬)吠咬傷」,古稱「猘犬傷」。其證見傷口腫痛、恐懼不安,甚則發狂、恐水、痙攣等。方中以斑蝥為君,取其攻毒逐瘀之性,配合諸藥共奏解毒定驚、清熱散結之效,乃古代針對狂犬病之急救方劑。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攻毒逐邪(主攻層)

    • 斑蝥(糯米炒):辛熱大毒,直攻狂犬毒邪,破血散結,糯米炒緩其烈性。
    • 蜈蚣、蜴蜥:蟲類走竄,通絡攻毒,助斑蝥搜剔深伏之邪。
    • 石膽(硫酸銅):燥濕腐蝕,外用治瘡,內服少量可催吐解毒。
  2. 清熱涼血(輔助層)

    • 犀角屑:清心解毒,涼血定驚,針對熱毒內陷。
    • 射乾:苦寒降火,利咽消腫,解熱毒上攻。
    • 牛黃:豁痰開竅,清心鎮驚,防毒邪蒙蔽心神。
  3. 扶正固本(調護層)

    • 人參、甘草:益氣護中,緩解攻伐藥之峻性,防正氣潰散。
    • 桂心:辛溫通脈,助氣血運行,兼反佐寒涼藥。
  4. 開竅鎮靜(協同層)

    • 麝香:芳香走竄,通絡醒神,開閉結之毒邪。
    • 紫石英:重鎮安神,定驚悸,平痙厥。

三、方劑原理推論
此方以「毒攻毒」為核心,通過斑蝥、蟲類藥直折狂犬之毒,配伍清熱藥防止毒邪化熱生風,佐以扶正藥顧護元氣,麝香、牛黃引邪外出。整體形成「攻毒—清熱—扶正—通竅」四層次,體現古代急救危症時「峻藥緩投」與「標本兼顧」的思維。

:古方因時代背景所用藥材(如犀角)現多受限,此分析純屬學術探討傳統醫理。

傳統服藥法


斑蝥半兩(糯米拌炒令赤,去翅足),射乾3分,石膽3分(細研),桂心1分,牛黃1分(細研),犀角屑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人參半兩(去蘆頭),蜴蜥1枚(微黃),紫石英1兩(細研,水飛過),蜈蚣1枚(微炙),麝香1錢(細研)。
上為細散。
每服1錢,食前以新汲水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斑蝥散,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六。 組成:斑蝥(炒,去翅足,同米熟)、雄黃各等分。 主治:瘋犬吠咬傷。

斑蝥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六。 組成:斑蝥3枚(糯米拌炒令黃色,去頭翅足),滑石1分。 主治:熱毒瘰癧。

斑蝥散, 出處:《聖惠》卷九十。 組成:斑蝥半分(以糯米同炒微黃,去翅足),硫黃半兩(細研),(艹閭)茹半分。 主治:小兒月蝕瘡,久不癒。

斑蝥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六。 組成:斑蝥10枚(去頭足翅,糯米拌炒令黃色),牡丹3分,海藻1兩(洗去鹽味,焙乾)。 主治:鼠瘻著頸生,小者如杏,大者如杯。

斑蝥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六。 組成:斑蝥半兩(去頭翅足,糯米拌炒黃),牽牛子1兩(生用),雄雀糞3分,枳殼1兩(麸炒微黃,去瓤)。 主治:氣毒瘰癧,結腫疼痛。

斑蝥散, 出處:《回春》卷八。 組成:斑蝥(去翅足,酒炒)1錢,穿山甲(土炒)1錢,僵蠶(去頭足,酒炒)1錢,丁香1錢,白丁香1錢,苦丁香1錢,紅小豆1錢,磨刀泥1錢。 主治:瘰癧人稍壯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