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赤散

育赤散

YU CH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0.4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心經 22%
腎經 17%
膽經 11%
肺經 10%
大腸經 5%
脾經 4%
肝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肺經
大腸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育赤散中加入天竹黃,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清熱解毒:天竹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相輔相成,增強整體療效。
  2. 活血化瘀:天竹黃亦具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對於因熱毒蘊結導致的局部紅腫、疼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可加速病竈恢復。

育赤散中含有磁石,主要原因有二:

一、 平肝潛陽: 磁石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平肝潛陽、鎮驚安神之效。育赤散為治療小兒驚癇之方,磁石可鎮驚安神,平息肝陽上亢,起到穩定兒童情緒、緩解驚厥的作用。

二、 鎮心安神: 磁石亦能鎮心安神,對於小兒夜啼、心煩不寧等症狀,磁石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幫助兒童安然入睡。

育赤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因熱毒所致的紅腫、疼痛等症狀。育赤散本身用於治療小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冰片可幫助清除熱毒,緩解炎症。

2. 芳香通竅: 冰片味辛、性涼,具有芳香開竅的作用。可通鼻竅,改善呼吸道症狀,並能緩解頭痛、鼻塞等症狀。育赤散中加入冰片,可以起到清熱解毒、芳香通竅的雙重功效,更能有效治療小兒熱病。

育赤散方中加入龍骨,主要考量其鎮驚安神、固澀止汗的作用。

龍骨味甘鹹,性平,入心、肝、腎經,具有鎮驚安神、固澀止汗之效。育赤散主治小兒驚癇、夜啼、煩躁不安、盜汗等症,而龍骨可鎮驚安神,緩解小兒驚恐不安,同時固澀止汗,減少盜汗症狀。此外,龍骨還能補腎固精,對於小兒腎氣不足、精關不固引起的遺尿、夜尿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育赤散中加入龍骨,可協同其他藥物,綜合治療小兒驚癇、夜啼、煩躁不安、盜汗等症狀。

育赤散中加入牡蠣,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潛陽: 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育赤散常用於治療小兒發育不良、體虛易感等症狀,牡蠣能滋陰降火,緩解因陽氣偏亢導致的發育遲緩,同時還能改善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2. 平肝熄風: 牡蠣可平肝熄風,對於因肝火上炎引起的驚癇、煩躁、失眠等症狀有緩解作用。育赤散中常配合其他平肝熄風藥物,如鉤藤、珍珠母等,共同達到平肝熄風,安神定志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育赤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羊癇瘋」(即癲癇),針對發作時「卒然昏倒、全身抽搐、牙關緊閉、口角流涎、角弓反張、痰聲漉漉」等風痰上擾、肝風內動之證。

  1. 鎮痙熄風:癲癇發作以抽搐、角弓反張為特徵,屬「肝風內動」,方中龍骨、牡蠣、磁石重鎮潛陽,平息肝風;冰片開竅醒神,緩解昏厥。
  2. 化痰開竅:痰聲漉漉、口角流涎為「風痰閉阻」之象,天竺黃清熱化痰,朱砂安神定驚,共奏化痰開竅之效。
  3. 安神定志:癲癇日久多伴心神不寧,朱砂、磁石、龍骨、牡蠣均能鎮靜安神,減少發作頻率。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君藥:朱砂(朱寶砂)

    • 性寒味甘,入心經,為「安神定驚」要藥,直接鎮抑心肝之火,防止風火相煽引發抽搐。
  2. 臣藥:天竺黃、磁石

    • 天竺黃:甘寒清熱,化痰息風,針對癲癇痰熱內蘊之病機。
    • 磁石(醋煅):醋製增強入肝潛陽之效,與朱砂協同鎮攝浮陽,平息肝風。
  3. 佐藥:龍骨、牡蠣

    • 二藥均屬介類潛陽之品,增強重鎮熄風之力,兼能固攝正氣,防陰陽氣血逆亂。
  4. 使藥:冰片

    • 辛香走竄,開竅醒神,引藥上行以速解昏迷,同時佐制重鎮藥之壅滯。

治療原理
此方以「重鎮潛陽」為核心,結合化痰開竅。癲癇因風、痰、火交結,上蒙清竅,故用金石介類藥沉降浮陽,天竺黃化解膠結之痰,冰片通竅以防神機閉塞。全方標本兼顧,既急治發作時風痰壅盛,又通過長期調攝減少復發。

注意:方中朱砂含硫化汞,需嚴格控制劑量與用藥時程,然古代醫家未明其毒性,今人使用當審慎辨證。

傳統服藥法


朱寶砂1兩,天竺黃2兩,磁石1兩(醋煅),冰片1錢,龍骨5錢,牡蠣5錢。
鎮靜,鎮痙。
上為細末。
每服4分,早、晚2次,食前服之,白水調下。
忌食魚腥發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鎮靜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嗜睡、頭暈等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癲癇腦炎病毒性腦膜炎多痰腰背反折,身體後仰如弓狀口角自動會流口水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喉中痰鳴

相同名稱方劑


育赤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組成:朱寶砂1兩,天竺黃2兩,磁石1兩(醋煅),冰片1錢,龍骨5錢,牡蠣5錢。 主治:鎮靜,鎮痙。主治:羊癇瘋經年或數月發病一次,卒然昏倒,全身抽搐,牙關緊閉,口角流涎,角弓反張,痰聲漉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