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全鴨丸方劑中加入十大功勞,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十大功勞味苦性寒,入肝、肺經,具有抗菌消炎、抑制病毒、抗氧化等作用。其清熱解毒功效可針對鴨肉的燥熱之性,避免服用後上火;消腫止痛則可減輕因食用鴨肉而引發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不適。
總之,十大功勞在全鴨丸方劑中起到平衡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使其更適合於溫熱之體或食用鴨肉後出現的相關症狀。
全鴨丸中加入地骨皮,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地骨皮性寒味甘,入肺、肝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效。其清熱解毒之力,可針對外感發熱、熱毒瘡瘍等症狀,而涼血止血的功效,則可用於治療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等病症。全鴨丸方劑中可能包含地骨皮,以針對因熱毒所致的疾病,並輔以涼血止血功效,達到清熱解毒、止血消腫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全鴨丸方劑解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外邪不清,內傷積瘀,咳嗽,蒸熱,失血」,屬內外兼治之劑,針對以下病機:
- 外邪不清:外感風熱或濕熱餘邪未盡,滯留體內。
- 內傷積瘀:久病或勞損導致氣血瘀滯,化熱傷陰。
- 咳嗽、蒸熱:陰虛內熱,虛火上炎,灼肺傷絡。
- 失血:熱迫血行或瘀血阻絡,血不歸經。
全方側重 清熱養陰、化瘀止咳,尤其適合虛勞夾瘀、久咳耗傷陰血之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老鴨
- 選用 7-10年老鴨,取其 血肉有情之品,滋陰補虛力強。
- 老鴨性平味甘,能 補中益氣、養陰清虛熱,《本草綱目》載其「利水道,治熱毒」。
- 久病虛勞需「以形補形」,鴨肉煨爛後與藥同製,增強 滋養肺腎陰液 之功。
- 製法強調 忌銅鐵器,避免金剋木(肝)而影響養陰;酒洗可活血去腥,助藥性宣行。
2. 臣藥:十大功勞、川地骨皮
- 十大功勞(10兩):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擅清肺胃實熱與陰虛火旺。
- 川地骨皮(10兩):甘寒,涼血除蒸、清肺降火,針對陰虛骨蒸潮熱。
- 二者協同 清透伏熱,治標以緩解咳嗽、蒸熱。
3. 佐藥:六月雪根、白色百勞花
- 六月雪根(6兩):微辛涼,清熱利濕、活血疏風,助化解濕熱瘀滯。
- 白色百勞花(6兩):推測為「白及」或「百合」類,若為白及則 斂肺止血,若為百合則 潤肺安神,均合虛勞失血之需。
4. 整體配伍思路
- 清補並行:老鴨填陰為本,配合清熱藥(十大功勞、地骨皮)祛邪不傷正。
- 化瘀通絡:六月雪根活血,鴨骨煅後搗碎,或具 「以骨行骨」 之意,引藥入髓分消積瘀。
- 標本兼顧:外邪內瘀並治,尤重 肺腎陰虛 所致之咳血、低熱。
三、潛在應用推論
此方可能用於:
- 肺癆(肺結核)陰虛型:長期咳嗽、午後潮熱、痰中帶血。
- 慢性支氣管炎:反覆感染後氣陰兩傷,痰瘀互結。
- 虛勞發熱:病後體虛,餘熱未清,營血虧損。
全方特色在「以鴨為媒」,結合草木藥與動物藥,體現 「滋陰不忘化瘀,清熱兼顧扶正」 的傳統治法。
傳統服藥法
十大功勞10兩,川地骨皮10兩,六月雪根6兩,白色百勞花6兩(竹刀取碎,焙乾為末),老鴨1只(七、八、九、十年者佳,一、二、三、四年者無用。認法:掌厚,嘴多黑點,上齶層多,口邊鋸齒平,眼陷進)。
不用銅鐵器殺,乾鉗毛不見水,酒洗,挖去肚內等物,再以無油新砂鍋,酒、水煨極爛,取骨打碎,同藥肉炙乾,搗為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全鴨丸, 出處:《不居集》下集卷一。 組成:十大功勞10兩,川地骨皮10兩,六月雪根6兩,白色百勞花6兩(竹刀取碎,焙乾爲末),老鴨1隻(7-10年者佳,1-4年者無用。認法:掌厚,嘴多黑點,上腭層多,口邊鋸齒平,眼陷進)。 主治:外邪不清,內傷積瘀,咳嗽,蒸熱,失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