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胡粉牛黃丸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對於熱病神昏、高熱驚厥、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牛黃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 與其他藥材配伍,相輔相成:胡粉牛黃丸中除了牛黃,還含有其他藥材,例如胡粉、硃砂、麝香等,這些藥材共同作用,能夠增強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並輔助牛黃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胡粉牛黃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性溫通竅,可開竅醒神,用於治療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牛黃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與麝香相輔相成,增強開竅醒神的效果。
-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瘀血消散。胡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與麝香搭配使用,可有效治療熱毒瘀滯所致的各種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胡粉牛黃丸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蛔動,腹內時時疼痛」,屬古代針對寄生蟲(蛔蟲)所致的腹痛證治。蛔蟲擾動腸胃,氣機阻滯,故見陣發性腹痛。傳統中醫認為,蟲證多因濕熱內蘊或臟虛蟲動,小兒脾胃嬌弱,易受蟲積所傷。此方以殺蟲止痛為核心,結合開竅醒脾之效,緩解蟲積腹痛。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胡粉(鉛粉):
性寒有毒,傳統用於殺蟲解毒,《本草綱目》載其「殺三蟲,止腹痛」。其毒性可直接抑殺寄生蟲,緩解蟲擾腹痛,然須嚴格控制劑量,尤適小兒蟲積實證。牛黃:
苦涼清熱,入心肝經,具開竅、解毒、鎮驚之效。《神農本草經》言其「主驚癇寒熱,熱盛狂痙」。此方借其清熱之力,兼解蟲積所致之鬱熱,並協調胡粉毒性,減緩燥烈之性。麝香:
辛溫走竄,能開竅辟穢、活血通絡。《名醫別錄》謂其「除邪,不夢寤魘寐」。此處用之,既可芳香醒脾、助脾胃運化以排蟲,又能行氣止痛,緩解蟲積氣滯之腹痛。
配伍邏輯:
- 攻毒殺蟲(胡粉)+清熱解毒(牛黃):針對蟲體本身,以毒攻毒,佐以牛黃制衡胡粉毒性,兼清內熱。
- 芳香通竅(麝香)+膽汁引經:以豶豬膽汁和丸,取其苦寒清熱、潤腸導滯之性,助藥力直達腸腑;麝香走竄之性加速藥效發揮,促蟲體排出。
治療原理:
此方以「毒殺蟲體」為主,「行氣開竅」為輔,通過胡粉直接作用於蛔蟲,牛黃、麝香調理氣機,緩解蟲動所致氣滯疼痛。豬膽汁與蒸餅和丸,兼顧護胃潤腸,避免峻藥傷正。全方體現「標本兼治」思路,適合小兒蟲積實證而體質尚可者。
總結:胡粉牛黃丸為古代專治蛔蟲腹痛之峻劑,側重毒殺與行氣並行,然其用藥猛戾,須精準辨證。今人若遇此證,宜參考現代醫學與中醫結合療法,以確保安全。
傳統服藥法
胡粉3錢, 牛黃1錢, 麝香1錢。
上為末,用豶豬膽一個,取汁,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
5歲兒每服7丸,溫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胡粉牛黃丸,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三。 組成:胡粉3錢,牛黃1錢,麝香1錢。 主治:小兒蛔動,腹內時時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