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癬吹藥

喉癬吹藥

HOU XUAN CHUI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7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7%
肺經 22%
肝經 20%
胃經 15%
脾經 15%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喉癬吹藥」中加入雞蛋,主要是基於其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

雞蛋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緩解喉嚨乾燥、疼痛等症狀。同時,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卵磷脂,有助於修復受損的黏膜組織,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雞蛋在中藥方劑中常被用作載體,將其他藥物包裹起來,使其更易於吸附於喉嚨,提高藥效的吸收率。因此,雞蛋在「喉癬吹藥」中起著潤燥清熱、解毒消炎的作用,並有助於藥物的吸收和功效發揮。

「喉癬吹藥」方劑中使用「孩兒茶」,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喉癬多因熱毒蘊結於喉部,引起咽喉紅腫疼痛,孩兒茶能清熱解毒,消散喉部炎症,緩解疼痛。
  2. 殺菌消炎: 孩兒茶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或殺滅引起喉癬的細菌或真菌,從而達到治療喉癬的目的。

孩兒茶在「喉癬吹藥」中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發揮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喉癬。

「喉癬吹藥」方劑中加入牛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牛黃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喉癬常因熱毒蘊結於咽喉所致,牛黃可清熱解毒,消散咽喉的炎症,緩解疼痛。

2. 開竅醒神:牛黃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可以促進氣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喉癬導致咽喉腫痛,影響呼吸,牛黃可以開竅醒神,改善呼吸道阻塞,緩解不適。

「喉癬吹藥」中加入人乳汁,是基於傳統中醫的經驗和理論。

首先,人乳汁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潤燥止癢的功效。 喉癬多因熱毒蘊結,或燥熱傷肺所致,人乳汁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緩解喉嚨炎症和瘙癢,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其次,人乳汁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等抗菌物質。 這些物質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有助於控制喉癬的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人乳汁在「喉癬吹藥」中發揮清熱解毒、潤燥止癢和抗菌的功效,是中醫治療喉癬的一種經驗性方法。

喉癬吹藥中加入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殺菌消炎: 雄黃性味辛溫,具有殺蟲止癢、解毒消腫的功效。喉癬多由真菌感染引起,雄黃能抑制真菌生長,減輕炎症,緩解喉嚨瘙癢、疼痛等症狀。
  2. 清熱燥濕: 喉癬常伴隨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熱毒症狀。雄黃性燥,能清熱燥濕,消散喉部熱毒,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有助於改善喉癬症狀。

喉癬吹藥方劑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抑制喉部炎症,緩解喉嚨疼痛、腫脹等症狀,尤其針對因熱毒引起的喉癬效果顯著。
  2. 開竅通竅,止癢止痛: 冰片能開竅通竅,並具有止癢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喉嚨瘙癢、灼痛等症狀,並能幫助藥物更好地滲透到病竈部位,發揮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喉癬吹藥》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喉癬」,古代所稱喉癬,多指咽喉黏膜潰瘍、糜爛或乾癢脫屑之症,類似現代「慢性咽炎」、「咽喉結核」或「黴菌感染」等疾病。其病機常與陰虛燥熱、毒火鬱結或氣血瘀滯相關,症狀可見咽喉紅腫疼痛、潰瘍生瘡、乾癢如蟻行,甚則聲音嘶啞。此方以局部吹藥形式,直接作用於患處,清熱解毒、祛腐生肌、斂瘡止痛。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哺胎雞蛋殼(連衣燒存性)

    • 雞蛋殼煆存性後,具收斂止血、生肌斂瘡之效,針對咽喉潰瘍久不癒合者。其鈣質成分或能吸附黏膜分泌物,促進修復。
  2. 兒茶

    • 苦澀涼,清熱止血、生肌收濕,為咽喉腐潰常用藥,能減少滲出並加速創面癒合。
  3. 橄欖核(燒存性)

    •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煆用增強收斂作用,輔助緩解咽喉腫痛潰爛。
  4. 犀牛黃(牛黃)

    • 苦涼清心,解毒豁痰,為咽喉腫痛要藥。其清熱力強,可抑菌消炎,針對熱毒熾盛之喉癬。
  5. 廉珠(珍珠)

    • 甘鹹寒,解毒生肌、安神定驚。研極細外用可促進黏膜修復,清解熱毒。
  6. 人乳粉(銀瓢制)

    • 潤燥滋陰,古代認為其能養血潤喉、緩解燥癢,銀瓢制後或有輕微抗菌之效。
  7. 明雄黃

    • 辛溫有毒,燥濕殺蟲、解毒辟穢。外用可抑制真菌與寄生蟲,針對黴菌或寄生蟲性喉癬。
  8. 真梅片(天然冰片)

    • 辛香透竅,清熱止痛。局部使用可迅速緩解咽喉腫痛,促進藥物滲透,但須避用人工樟冰片(恐刺激黏膜)。

三、配伍邏輯

全方以「清熱解毒」為主軸,結合「收斂生肌」與「局部止痛」:

  • 攻毒消炎:牛黃、雄黃、兒茶清熱解毒,針對熱毒腐蝕咽喉。
  • 修復黏膜:珍珠、雞蛋殼、人乳粉生肌潤燥,促進潰瘍癒合。
  • 即時止痛:冰片辛涼走竅,緩解疼痛不適。
  • 協同增效:橄欖核與兒茶增強收斂,雄黃與牛黃強化抑菌,層次分明。

此方適用於熱毒夾濕、黏膜潰損之喉癬,惟須辨證屬實熱者。其配伍精簡,體現外治法的「直達病所」思維,結合清解與修復,堪為喉科外用良方。

傳統服藥法


哺胎雞蛋殼1錢(連衣燒存性),兒茶5分,橄欖核5分,犀牛黃5分,廉珠5分,人乳粉5分(銀瓢制),明雄黃5分,真梅片3分(樟冰片不可誤用)。
上為極細末。
吹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喉癬吹藥,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組成:哺胎雞蛋殼1錢(連衣燒存性),兒茶5分,橄欖核5分,犀牛黃5分,廉珠5分,人乳粉5分(銀瓢制),明雄黃5分,真梅片3分(樟冰片不可誤用)。 主治:喉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