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三十六味止癢散

三十六味止癢散是一種中藥複方,主要成分包括蠶絲、芷草、朮、荊芥、菖蒲、萍花、艽草、脊骨草、葶藶、蒼朮、芍藥、鞭草、枳殼、枳實、皁莢、蓯蓉、鱉甲、茯苓、葙草、蠍子、蜈蚣、寄生、茯苓、蟬蛻、翹尾、竭石、檀香、硃砂、麝香等。

主要功效

  • 肌膚感覺遲鈍
  • 全身皮膚瘙癢
  • 癩疹癮疹:皮膚出現腫脹、瘙癢、疹子
  • 面部蟲咬:皮膚出現蟲子咬過的痕跡
  • 紫癜:皮膚出現斑點
  • 眉毛脫落、鼻子塌陷
  • 皮膚潰爛
  • 皮膚組織瘙癢疼痛
  • 各種腫瘤膿瘡
  • 原因不明的腫脹膿瘡
  • 皮膚出現梅花一樣的潰爛

使用方法

將藥物研磨成粉末,用溫水或米湯調成糊狀,外敷於患處,每日一次。

注意事項

  1. 本藥物僅供外用,不可內服。
  2.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慎用。
  3. 用藥期間,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 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惡化,請立即就醫。

傳統服藥法



與前二蛇共為細末,攪勻,四壇內封固,又煮一時。
服1杯後瀉6-7次,方可吃飯。已後將稀粥補之,早、晚各1次。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白花蛇、白僵蠶、烏頭、白芷、熟地黃、玄參、白朮、苦參、荊芥、防風、石菖蒲、細辛、天麻、浮萍、當歸、秦艽、海桐皮、麻黃、狗脊、川牛膝、葶藶子、蒼耳子、木瓜、威靈仙、亞麻子、白芍、人參、馬鞭草、枳殼、肉桂、蛇床子、枳實、皂莢、白癬皮、五味子、肉蓯蓉、木鱉子、五加皮、土茯苓、青葙子、金銀花、薄荷、全蠍、蜈蚣、桑寄生、茯苓、蟬蛻、甘草、連翹、白酒、血竭、乳香、沒藥、沉香、檀香、雄黃、硃砂、穿山甲、麝香、牛黃、阿魏等多種中藥組成。其中,白花蛇、白僵蠶、烏頭、白芷、熟地黃、玄參、白朮、苦參、荊芥、防風、石菖蒲、細辛、天麻、浮萍、當歸、秦艽、海桐皮、麻黃、狗脊、川牛膝、葶藶子、蒼耳子、木瓜、威靈仙、亞麻子、白芍、人參、馬鞭草、枳殼、肉桂、蛇床子、枳實、皂莢、白癬皮、五味子、肉蓯蓉、木鱉子、五加皮、土茯苓、青葙子、金銀花、薄荷、全蠍、蜈蚣、桑寄生、茯苓、蟬蛻、甘草、連翹、白酒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三十六種麻風,肌膚麻木,遍身瘙癢,癩疹癮疹,面上遊風如蟲行,紫白癜風,眉落鼻崩,腳底穿爛,肉死癢痛,一切癭瘤癧串,無名腫毒,梅花爛瘡,並痛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麻疹麻痺痛風痲風 [漢生氏病]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皮膚異色症膝部腫大疼痛四肢肌膚麻木痰核流注

相同名稱方劑


神蛇酒, 出處:《秘傳大麻風方》。 組成:白花蛇1條(去頭尾),黑蛇1條(去頭),僵蠶1兩(炒),川烏1兩,白芷1兩,生熟地1兩,玄參1兩,白朮1兩,苦參5兩,荊芥1兩,防風1兩,石菖蒲1兩,細辛1兩,天麻1兩,浮萍3兩,當歸3兩,秦艽3兩,海桐皮3兩,麻黃3兩,狗脊3兩,牛膝3兩,葶藶3兩,草烏3兩,蒼耳子3兩,木瓜3兩,靈仙3兩,胡麻3兩,白芍3兩,人參3兩,馬鞭草3兩,枳殼3兩,肉桂3兩,蛇床3兩,枳實3兩,皂角3兩,白鮮皮3兩,五味子3兩,肉蓯蓉3兩,木鱉子3兩,五加皮3兩,土茯苓1兩,青葙子1兩,金銀花1兩,薄荷3兩,全蠍1兩,蜈蚣30條(去頭),桑寄生2兩,白茯苓2兩,蟬退(去頭足)2兩,甘草2兩,連翹3兩,上爲飲片,先用元米7升,釀成白酒漿,勻作4壇盛之,聽用。又用水2鬭,放入酒糟1升,另用大壇盛之,將前2蛇及藥俱入壇封口,早煮至晚,取出待冷,開入4壇酒漿內。另將蛇取出,去皮骨,焙乾,聽用。又加下藥:血竭1兩,乳香1兩,沒藥5錢,沉香1兩,檀香1兩,雄黃1兩,辰砂1兩,穿山甲1兩,麝香2錢,牛黃2錢,阿魏2錢。 主治:三十六種麻風,肌膚麻木,遍身瘙癢,癩疹癮疹,面上遊風如蟲行,紫白癜風,眉落鼻崩,腳底穿爛,肉死癢痛,一切癭瘤癧串,無名腫毒,梅花爛瘡,並痛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