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殼散

SU KE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9%
大腸經 21%
腎經 21%
脾經 17%
肺經
大腸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粟殼散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即為罌粟殼。罌粟殼自古以來便被用於中醫臨床實踐中,以其具有的收斂、止瀉及鎮痛之效而聞名。在粟殼散的組成中加入罌粟殼,主要是取其能有效收斂固澀、止瀉止痢之特性。對於因脾虛或寒濕所致的久瀉不止、痢疾等症狀,罌粟殼能發揮良好療效,幫助患者緩解腹瀉帶來的不適。但由於罌粟殼含有微量嗎啡等生物鹼成分,具有一定的成癮性與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時需嚴格控制劑量並在醫師指導下應用。總體而言,粟殼散中的罌粟殼既可增強方劑整體的治療效果,又能減輕病患痛苦,然而其合理使用亦需謹慎考量,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粟殼散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燥濕: 陳皮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粟殼散以除濕止癢為主要功效,而陳皮的理氣燥濕作用有助於疏通經絡,利濕排毒,進一步增強藥效。
  2. 調和藥性: 粟殼散中其他藥材多偏寒涼,如苦參、蛇牀子等,而陳皮性溫,能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脾胃的作用,使藥性更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主治功效


粟殼散

粟殼散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主要成分包括罌粟殼和陳皮,具有清熱止痢、收斂固澀的功效,常被用來治療熱性痢疾、大便出血不止等症狀。

罌粟殼

性味:苦、澀,涼。

歸經:肺、大腸經。

功效:清熱止痢、收斂固澀。

罌粟殼具有清熱止痢的功效,可以抑制腸道蠕動,減少腸液分泌,從而緩解痢疾症狀。此外,罌粟殼還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以增強腸道粘膜的屏障功能,減少大便出血。

陳皮

性味:溫,苦、辛。

歸經:脾、肺經。

功效:理氣行氣、燥濕化痰、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活絡止痛。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燥濕化痰的功效,可以促進消化液分泌,排除腸內積氣,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另外,陳皮還可以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活絡止痛,對治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總結

粟殼散由罌粟殼和陳皮兩味藥組成,具有清熱止痢、收斂固澀的功效,常被用來治療熱性痢疾、大便出血不止等症狀。罌粟殼性味苦、澀,涼,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止痢、收斂固澀的功效。陳皮性味溫,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燥濕化痰、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兩藥合用,相輔相成,可有效緩解痢疾症狀,減少大便出血。

傳統服藥法


罌粟殼1兩,陳皮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3錢,水1盞,加烏梅1個,煎至7分,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大便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粟殼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一。 組成:罂粟殼1兩,陳皮半兩。 主治:熱痢,便血無度。

粟殼散, 出處:《徐評外科正宗》卷八。 組成:粟殼(溫湯泡,去瓤蒂,切絲,蜜水拌炒)2錢,當歸1錢,陳皮1錢,秦艽1錢,黃耆1錢,生地1錢,熟地1錢,黃柏6分,黃芩6分,人參6分,蒼朮6分,厚朴6分,升麻6分,荷葉蒂7個,甘草5分,地骨皮1錢2分。 主治:諸痔作痛;及腸風下血,諸藥不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