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丹

備急丹

BEI JI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四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12%
脾經 12%
心包經 12%
小腸經 12%
心經 12%
三焦經 12%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備急丹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 瀉熱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清熱瀉火、通便止痛之效。備急丹方主治熱毒熾盛,發熱煩躁,神昏譫語,腹痛便祕等症,大黃在其中可迅速清熱解毒,利濕通便,以達至清熱瀉火、解毒止痛之效。

二、 引藥下行:大黃的通便作用可以促進藥物下行,加速藥效發揮,進一步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如黃連、黃芩等,能更好地控制熱毒,達到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備急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產後惡血上衝心胸(瘀血阻滯、氣機逆亂)、胎衣不下(胞宮瘀阻)、腹中血塊(瘀血內結),以及馬墜內傷(跌打損傷致內出血或瘀滯)。其核心病機為 「瘀血內阻,急結不散」,屬急症實證,需峻藥速下。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單味君藥:錦紋新大黃

    • 大黃(錦紋者質優)性味 苦寒,主入血分,力猛效宏,具 「下瘀血、破癥積、通經閉」 之效。
    • 醋熬成膏:醋性酸收,能增強大黃入血分、散瘀結之力(《本草綱目》載醋「散瘀血、治產後血暈」),並緩和大黃峻瀉之性,轉為緩攻瘀滯。
  2. 劑型與服法

    • 丸如梧桐子大:丸劑緩釋藥力,避免大黃瀉下過猛而傷正。
    • 溫醋湯送服:醋湯協同增效,溫服助藥力溫通血脈,使瘀血「須臾取下」。

三、治療原理

  1. 產後惡血衝心:產後胞宮瘀血上攻,大黃醋製直折逆上之血熱,破瘀下行。
  2. 胎衣不下:瘀血阻滯胞宮,大黃通利開塞,「推陳致新」(《神農本草經》),佐醋軟散黏著之瘀。
  3. 腹中血塊:長期瘀積成塊,大黃「破癥瘕積聚」(《別錄》),醋膏漸消堅結。
  4. 馬墜內損:跌傷內瘀,大黃「調血脈,利關節」(《日華子本草》),醋引藥入絡散瘀。

總結:本方以 「大黃攻瘀為主,醋製為輔」,通過 瀉熱破結、活血通絡,專治瘀血急證,體現「急則治標」之理。其設計簡峻,古法醋製尤具巧思,既增藥效,又減峻烈,可謂單方活用之典範。

傳統服藥法


錦紋新大黃1兩。上為末,用釅醋半斤,同熬成膏,如梧桐子大。
每服5丸,用溫醋湯送下。須臾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備急丹,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六。 組成:青黛3兩,芒消2兩,白僵蠶1兩,甘草4兩。 主治:咽喉腫疼。

備急丹,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錦紋新大黃1兩。 主治:産後惡血衝心,胎衣不下,腹中血塊;及馬墜內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