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備急塗頂膏中加入蕓苔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通經絡,散寒止痛:蕓苔子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部疼痛、頭皮麻木等症狀,蕓苔子可以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起到止痛的效果。
- 活血化瘀,促進毛髮生長:蕓苔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頭皮血液循環,促進營養物質的供應,有利於毛發生長。對於因氣血不足、血瘀不通引起的脫髮、頭髮稀疏等問題,蕓苔子可以起到促進毛發生長的輔助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備急塗頂膏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原理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小兒天吊」,屬中醫兒科急症之一。天吊(亦稱「天鈎」、「天吊驚風」),其症見小兒目睛上翻、四肢抽掣、項背強直,甚則角弓反張,多因風熱痰邪上擾,或肝風內動所致。此方以塗頂之法,借外治引內邪,旨在急挫風勢、開竅醒神。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川雞頭末(川芎)
- 性辛溫,歸肝膽經,為「血中氣藥」。
- 其效重在「上行頭目」,既能祛風活血,又可開鬱通竅。外用塗頂,直接引藥力至巔頂(百會穴所在),疏通經絡壅滯,抑製肝風上亢之勢。
芸苔子末(油菜籽)
- 性辛溫,具行氣散結、溫通散寒之效。
- 古代外用多取其「透散」特性,能發散風邪、通利關竅。與川芎相配,一則助其上行藥力,二則化解痰濁凝滯,協同平息風陽。
新汲水調敷
- 新汲水性清涼,取其「清上焦熱」之意,可稍制川芎、芸苔子之溫性,兼清熱息風。
- 塗於頂部(百會穴),乃「上病上治」之體現。百會為諸陽之會,刺激此處可調和陰陽、醒腦開竅,迅速引風邪外散。
綜觀全方,雖藥味簡峻,然契合中醫「急則治標」原則。通過外塗巔頂,直接作用于風邪上擾之病所,以辛溫通散之力開泄風痰,使陽氣下潛,神志得安,符合古代對小兒驚風「先止其痙,後調其本」的治療思路。其效機或與現代「刺激神經反射點以調節異常興奮」的機理暗合。
傳統服藥法
川雞頭末1錢,芸苔子末3錢。
上取新汲水調。塗、貼在頂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備急塗頂膏, 出處:《聖惠》卷八十五。 組成:川雞頭末1錢,芸苔子末3錢。 主治:小兒天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