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苔飲

芸苔飲

YUN TAI YI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蕓薹飲中包含蕓薹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蕓薹子性味辛溫,入肺、脾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其含有芥子甙,能促進腎臟排泄,幫助體內水分排出,緩解水腫。對於因水濕停滯導致的浮腫、腹脹等症狀,蕓薹子能發揮良好的治療作用。
  2. 通絡止痛:蕓薹子還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其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因氣血阻滯引起的疼痛。對於腰腿疼痛、四肢麻木等症狀,蕓薹子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綜上所述,蕓薹子在蕓薹飲中發揮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芸苔飲」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據古籍記載,芸苔飲主治「病人手足拘急,眠卧艱難」,意指患者四肢肌肉緊繃拘攣,活動受限,甚至因不適而影響睡眠。此症多因風邪、濕熱阻滯經絡,或陰血不足、筋脈失養所致。


組成與邏輯推理

方劑組成

  1. 芸苔子(油菜子)

    • 性味:辛、甘,平。
    • 傳統功效:行氣活血、散結消腫,常用於產後瘀血腹痛或跌打損傷。其辛散之性可通絡,甘緩之性能潤筋。
    • 現代理解:含揮發油及脂肪酸,可能具有緩解平滑肌痙攣的作用。
  2. 萵苣子

    • 性味:苦、寒。
    • 傳統功效:利尿通乳、清熱解毒,《本草綱目》提及其能「通經脈,利小便」。
    • 現代理解:含萵苣素(lactucin)等成分,或具鎮靜、抗炎效果,可能舒緩神經肌肉緊張。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氣血並行,通絡解痙

    • 芸苔子辛甘,行氣活血;萵苣子苦寒,清熱通經。二者一溫一寒,共奏疏通經絡之效,針對「手足拘急」的氣滯血瘀或濕熱阻絡病機。
  2. 潤筋緩急

    • 芸苔子甘緩潤筋,萵苣子利濕清熱,合用以緩解筋脈拘攣,改善「眠卧艱難」之症。
  3. 濾汁頓服,速達病所

    • 生絹濾汁可去除雜質,保留藥性精華;頓服(一次服完)使藥力集中,快速發揮解痙作用。

可能的現代對應病症

此方或適用於:

  • 肌肉痙攣(如小腿抽筋、末梢循環不良)
  • 輕度神經炎(四肢麻木緊繃)
  • 濕熱型關節不適(伴隨腫脹感)

結論:芸苔飲通過行氣活血、清熱通絡的雙重作用,緩解筋脈拘急,其簡潔配伍體現古代「藥專力宏」的治療思維。

傳統服藥法


芸苔子1兩,萵苣子1兩。
上藥同研如泥,入新汲水1盞,攪和後以生絹濾取汁。頓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芸苔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一。 組成:芸苔子1兩,莴苣子1兩。 主治:病人手足拘急,眠卧艱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