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涼肌丸中加入龍膽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龍膽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的功效。涼肌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肌膚所致的皮膚病,龍膽草可有效清熱解毒,消除濕熱之邪,改善皮膚炎症。
- 利濕退黃:龍膽草亦有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的作用。涼肌丸中常與其他利濕藥物配伍,共同達到利濕退黃、改善皮膚色素沉著的效果。
涼肌丸中包含玄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玄參味甘苦性寒,入肺、腎經。其清熱解毒之力強,可瀉火解毒,適用於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熱症,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皮膚紅腫等。
此外,玄參還有涼血消腫的作用,可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各種血熱證,如吐血、衄血、血痢等。
因此,玄參在涼肌丸中,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皮膚病。
涼肌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血活血,改善膚色: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的功效。對於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面色蒼白、皮膚乾燥等問題,當歸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運行,使面色紅潤,膚色光澤。
二、潤燥滋陰,改善肌膚狀態:當歸還具備潤燥滋陰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燥熱引起的皮膚問題,如紅腫、乾燥、瘙癢等。對於因體內虛熱而導致的皮膚問題,當歸能滋陰清熱,改善肌膚狀態,使皮膚光滑細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涼肌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主治症狀:
- 溫壯:指小兒體內陽熱過盛,表現為體溫偏高或持續發熱。
- 身熱臉赤:全身發熱伴隨面部潮紅,反映熱邪上炎。
- 煩渴躁悶:因熱傷津液而口渴,熱擾心神致煩躁不安。
此方針對「實熱證」,尤其小兒陽氣偏盛或外感熱邪未清,導致內熱積聚之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結構與藥性:
龍膽草(君藥):
- 性味:大苦大寒,歸肝、膽經。
- 作用:清瀉肝膽實火,退熱除煩。針對「身熱臉赤、躁悶」等熱象,直折火勢。
玄參(臣藥):
- 性味:甘苦鹹寒,歸肺、胃、腎經。
- 作用: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輔助龍膽草清熱,並防止苦寒傷陰。其「滋陰」特性可緩解「煩渴」。
當歸(佐藥):
- 性味: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 作用:養血和血,調和方中苦寒藥性,避免寒涼太過損傷氣血,尤適小兒「臟腑嬌嫩」之體。
配伍特點:
- 清熱為主,兼顧護陰:龍膽草、玄參清熱瀉火,玄參兼滋陰生津。
- 寒溫調和:當歸溫性緩和龍膽草之大寒,避免冰伏邪氣。
- 標本兼顧:清熱治標(身熱躁悶),養血滋陰護本(防熱傷陰血)。
可能功效延伸推論
- 熱邪深伏營分:若小兒熱勢纏綿,玄參能涼血分,龍膽草透瀉肝熱,可解熱毒深伏之證。
- 肝胃熱盛:龍膽草清肝,玄參益胃陰,對肝熱犯胃之口乾、嘔逆或夜啼亦有潛在效果。
- 蜜丸製法:煉蜜為丸緩和藥性,竹葉湯送服增強清心除煩之效,契合小兒用藥「輕清」原則。
此方體現「苦寒清熱為主,佐以甘潤」的思路,適用於小兒實熱證,組方簡潔而兼顧稚陰稚陽之體質。
傳統服藥法
龍膽草(去蘆)2兩,玄參(去蘆)1兩,當歸(去蘆,洗淨)1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20丸,竹葉湯送下,兒大增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涼肌丸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涼肌丸, 出處:《衛生總微》卷三。 組成:龍膽草(去蘆)2兩,玄參(去蘆)1兩,當歸(去蘆,洗淨)1兩。 主治:小兒溫壯,身熱臉赤,煩渴躁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