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辛夷散」中包含「辛夷花」的主要原因有二:
- 疏風通竅,散寒止痛:辛夷花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利鼻竅、止痛消腫的功效。此方主要針對風寒客肺、鼻塞不通、頭痛、流涕、鼻淵等症,辛夷花可有效疏通鼻竅,使鼻腔通暢,並消除頭痛等症狀。
- 配伍增效:辛夷花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蒼耳子、白芷等,具有協同作用,可加強疏風通竅、止痛消腫的效果。例如,蒼耳子可散風止癢,白芷可通鼻竅,與辛夷花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治療鼻炎、鼻竇炎等疾病。
加減辛夷散中加入藁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通竅止痛: 藁本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之功,可與辛夷、蒼耳子等藥物協同作用,疏解鼻竅阻塞、頭面疼痛等症狀。
- 祛風止癢: 藁本亦具有祛風止癢之功效,可緩解因風寒侵襲導致的皮膚瘙癢症狀,配合辛夷散中其他藥物,增強整體療效。
加減辛夷散中包含蒼耳子,主要基於其 散風通竅 的功效。
蒼耳子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 祛風止癢、通鼻竅、散風寒 的功效。對於因風寒阻滯鼻竅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蒼耳子能有效 疏通鼻竅,改善鼻塞,並配合辛夷、白芷等藥物,共奏 散風止痛、通竅止涕 之效。
此外,蒼耳子還有 祛風止癢 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等症狀亦有一定的療效。
加減辛夷散中加入木通,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通鼻竅: 木通性味甘寒,入肺經,具有通利水道、宣通鼻竅之效。辛夷散主治鼻塞不通,而木通能通利鼻竅,協同辛夷散中其他藥物,加強通鼻之效。
- 清熱解毒: 木通兼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泄肺熱,對於因熱毒壅肺而致鼻塞者,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避免單純通竅而忽略了熱毒因素。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減辛夷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風熱上壅」,表現為鼻流濁涕(或腥臭)、頭昏、眉棱骨痛等症狀。其病機為外感風熱或內生鬱熱上攻鼻竅,氣血壅滯,導致鼻竅失暢。鼻流濁涕腥臭,屬熱邪熏灼津液;頭昏與眉棱骨痛,則因風熱循陽明經上擾清竅,經絡不通所致。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核心方:茶調散(推測為川芎茶調散加減)
茶調散原方(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以疏風清頭目為主,多含川芎、白芷、羌活、防風等藥,配合清茶調服,既能宣散風邪,又可防辛溫過燥。
加減藥物與協同作用
- 辛夷仁:性溫味辛,專入肺胃經,《本草綱目》載其能「通鼻竅,散風寒」,為鼻淵要藥,尤宜於鼻塞流涕。
- 藁本:辛溫升散,善達巔頂,《珍珠囊》指其「治太陽頭痛、巔頂痛」,助疏風邪、止頭痛。
- 蒼耳子:辛苦溫,有毒而善通鼻竅,《要藥分劑》稱其「治鼻淵鼻瘜」,能散風濕、化濁涕。
- 木通:苦寒通利,《本草備要》謂其「降心火、清肺熱」,此處用以導熱下行,防風藥助火,並利濕濁從小便出。
配伍思路
- 風熱並治:以辛夷、蒼耳子、藁本宣通鼻竅、散風邪;木通清熱利濕,使熱邪從下分消。
- 標本兼顧:茶調散疏風解表治其標(頭痛、鼻塞),辛夷、蒼耳子直指鼻淵病所,木通調其裏熱,防風藥化燥。
- 升降相因:藁本、辛夷升散開竅,木通降泄濕熱,符合「清陽出上竅,濁陰走下竅」之理。
綜論
此方從「通竅散風、清熱化濁」立法,針對風熱夾濕上攻鼻竅之證。以辛溫宣通為主,佐以苦寒降泄,既遵「火鬱發之」之則,又避免辛燥助火。其用茶清調服,更取茶葉苦涼之性,制約風藥溫性,並助清頭目。然全方偏溫,若純屬肺胃實火熾盛者,需斟酌加減。
傳統服藥法
茶調散加辛夷仁1兩,藁本1兩,蒼耳子1兩,木通1兩。
上為末。
淡茶清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燥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辛夷散, 出處:《得效》卷十。 組成:茶調散加辛夷仁1兩,藁本1兩,蒼耳子1兩,木通1兩。 主治:風熱上壅,鼻流濁涕,或腥臭頭昏,眉棱骨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